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生效 > 合同监督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合同监督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时间:2024-02-0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6248

合同监督管理的范围

一、合同监督管理的争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监督管理的范围存在法学界和合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分歧。一些法律专家认为,行政机关对合同的监督管理应该减弱,限制其范围,主要原因如下:

  1. 合同法属于民事法律,合同行为是双方当事人自主决定的,除非违法行为,否则不应该干预。
  2. 每年签订的合同数量庞大,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行政机关难以有效管理。
  3. 国际上很少有国家的合同法专门规定合同的监督管理,过多干预会引起外国人的疑虑,不利于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

然而,合同监管部门认为,尽管合同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我国法制仍不完善,很多人对合同制度了解甚少,合同违法犯罪仍然存在。因此,对合同的监督管理应该加强,范围不应该缩小。

二、合同监督管理方式

(一)行政指导与行政处罚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通过非强制手段对特定人、企业、社会团体等进行指导,以实现行政目的。行政处罚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合法权益,对违法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合同监督管理机关应该主要采取行政指导的方式,通过宣传合同法、推广合同示范文本、制定命名条件并进行考核等方式,帮助合同当事人依法办事,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二)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全程监督与事后监督

合同监督管理机关应该主要进行宏观管理和事后监督。除非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登记等特别手续,监督内容应仅限于合同是否违法。合同当事人应将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副本备案。合同管理应该以宏观管理为主,结合微观管理,侧重事后监督,为企业自主经营创造良好环境。

三、合同鉴证

合同鉴证是合同管理机关根据当事人申请,对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证明的制度。对于合同鉴证的必要性和意义,法律专家和合同监管部门都无异议。然而,对于合同鉴证的原则,存在严重分歧。大多数法律专家认为,合同鉴证应该完全自愿,合同管理机关不得主动进行鉴证。然而,部分合同监督管理机关主张对重要合同实行强制鉴证。我认为,合同行为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私权行为,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应该得到充分尊重,除非法律明确规定必须强制鉴证,否则不应该强制进行合同鉴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产遗嘱样本

    一份房产遗嘱样本,立遗嘱人详细列出自己的财产情况,包括房产、股权和债权等,并指定了遗嘱执行人。为了避免继承人因遗产继承问题发生争执,立遗嘱人在特定日期立下本遗嘱,明确了遗产的处理方式。

  • 合同形式的规定

    合同形式的规定和合同的生效条件。除了口头合同外,合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书面形式的要求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必须确保合同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生效条件依法成立,并可能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此外,合同效力可以附条件或期

  • 共有房屋的买卖合同有效性与定金合同的效力

    共有房屋的买卖合同有效性及定金合同的效力问题。共有人同意是房屋买卖的必需条件,否则可能导致买卖合同无效。定金合同属于担保合同,其目的在于确保卖方履行买卖合同。若买方有理由相信共有人有代理权,则可认定合同有效。本案中,陈先生未经授权出售共有房屋,需承担

  • 劳动合同

    关于劳动合同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教师岗位的聘任、聘期、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商业秘密、工作纪律及奖惩办法等方面。合同中规定了对乙方的岗位职责、工作时间调整、请假、教学要求等内容,同时也明确了甲方的管理和奖励制度。合同

  • 买卖合同
  • 合同中的涂改及其有效性
  • 无缝方管制造厂购销合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