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审查应由合同当事人进行。
合同的主体是指参与合同法律关系、享受利益或承担义务的个人或组织,也就是合同当事人。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因此,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都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
在审查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时,应当核实以下内容:
1.1 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个体工商户。
1.2 当事人是否具备与签订合同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1.3 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的资格证明。
1.4 如代订合同,是否具备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证明,并且是否在授权范围和期限内签订合同。
1.5 对于有担保人的合同,需审查担保人是否具备担保能力和担保资格。
在审查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2.1 合同内容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
2.2 是否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
2.3 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4 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在审查合同签订的手续和形式时,应注意以下情况:
6.1 是否需要经过有关机关的批准或登记,如需批准或登记,是否已履行相关手续。
6.2 如果合同约定需要公证后方能生效,需审查合同是否已经经过公证机关的公证。
6.3 如果合同附有生效期限,需审查期限是否已到期。
6.4 如果合同约定第三人为保证人,需审查是否有保证人的签名或盖章;如果采用抵押方式担保,是否已办理了抵押物登记手续;如果采用质押担保方式,需按照合同约定的质物交付时间,审查当事人是否按时履行了质物交付的法定手续。
6.5 需审查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
审查合同条款是合同审查的基本方法。应全面细致地逐一审查合同条款,重点关注合同的主体、标的和数量条款。这三个方面是合同的必备条款,没有这些条款合同将无效。对于特定合同,应根据其特点和要求审查必备条款,确保合同完整。
合同是通过文字表达的,使用规范的语言可以避免误会和争议的发生。
主要审查合同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合同的有效性问题。
应审查合同标的是否涉及他人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利益,避免侵权行为。
清洁条款的审查十分重要。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仿制和模仿技术非常高超,因此清洁条款对于避免纠纷的发生至关重要。
担保合同的定义与作用,涉及反担保中的第三方担保人身份和资产抵押问题。担保合同是确保债权人利益的有效手段,其效力认定要考虑主合同是否有效及担保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否合法妥当。第三方反担保人并不限于借款人自己,任何具备担保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反担保人。
合同无效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以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并不会影响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罪具备特定的情形,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等。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合同失效的情形包括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和附有期限的合同,这些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所规定。此外,合同要约失效的法定情形包括拒绝要约、要约人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未承诺以及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最新法律规
合同纠纷的法律后果,包括财产返还、赔偿损失以及行政处罚等方面。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被裁定无效或被撤销时,双方当事人应返还财产并赔偿损失。若涉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还可能面临追缴财产和行政处罚等后果。文章还提及了合同法中有关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相关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