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流转 > 流转其它知识 > 关于对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

关于对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

时间:2024-05-02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718

划拨取得的建设用地的流转规定

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规定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9条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在转让时需要经过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的审批。如果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受让方需要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如果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决定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转让方需要按照国家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进行其他处理。

设定房地产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规定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0条规定,如果土地使用权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并且设定了房地产抵押权,那么在依法拍卖该房地产后,抵押权人可以优先从拍卖所得的价款中受偿。抵押权人在受偿前需要缴纳相当于应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额。担保法第56条规定,拍卖划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得的价款,在依法缴纳相当于应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额后,抵押权人有优先受偿权。此外,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中也有相关规定。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规定

不能直接流转的情况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7条规定,即便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以下情况下是不能直接流转的:1. 不符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规定条件的土地使用权;2. 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土地使用权;3. 被依法收回的土地使用权;4. 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土地使用权;5. 存在权属争议的土地使用权;6. 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土地使用权;7. 法律和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在转让时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 已经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2. 如果属于房屋建设工程,已经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并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如果属于成片开发土地,已经形成工业用地或其他建设用地条件;3. 如果转让的房地产已经建成,还需要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暂行条例第19条第2款规定,如果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那么土地使用权不能转让。以上是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划拨取得的建设用地和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作协议

    甲方、乙方和丙方通过合作获得某土地使用权并进行共同开发经营的事宜。甲方通过竞拍获得土地使用权,乙方负责将土地使用权办至甲方名下。三方按股份承担投资、分担风险、分享利益。合作原则包括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独立核算、集中管理。协议详细阐述了合作项目的股份分

  • 住宅70年建设用地使用期满后的续期问题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后的续期问题。根据《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后将自动续期,而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按约定执行,无约定则按法律和行政法规处理。国有土地证对物权完整性至关重要,缺失会影响

  •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两个层面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两个层面,包括首次流转和再次流转。首次流转是土地所有权的单向性流转,只能从集体所有土地流转到国家所有土地;再次流转则是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流转给符合法律规定的人使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集体土地流转的不同类

  • 土地流转解读:法律专业术语改写

    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解读,指出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必然趋势。要求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文章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强调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

  • 国家规定的土地使用类型
  • 容积率纳入土地出让合同
  • 建立风险保障制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