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抵押是指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向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行为。在进行土地抵押时,需要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土地使用权抵押必须以初始土地登记为前提,并获得相应的土地使用证。
以划拨、租赁、入股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必须将地上建筑物一同抵押。而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进行抵押。
进行土地使用权抵押时,需要进行地价评估。
(1) 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应由抵押人委托具有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需得到抵押权人认可,并经国土管理部门确认后,方可发放确认文件并批准抵押。
(2) 划拨、出租、入股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按不同用途和性质实行差额抵押。抵押人需委托具有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需经土地管理部门确认,发放确认文件并批准抵押。在核定出让金数额后,抵押人和抵押权人需签订抵押合同。
抵押人需向土地管理部门申领《抵押许可证》。土地管理部门应根据用地性质规定该宗地的抵押率和最高抵押金额。同时,在《抵押许可证》上需注明“本证仅作为可以抵押之证明,在贷款和抵押协议签订后,应到国土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未经登记的抵押行为无效”等限制性条款。
保全财产的拍卖程序及相关条件。法院根据规定对被执行人的保全财产进行拍卖,同时拍卖标的的房地产需符合一定条件,包括不得买卖转让的房地产、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以及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等。拍卖过程中,法院会委托拍卖机构并对其进行监
甲方、乙方和丙方通过合作获得某土地使用权并进行共同开发经营的事宜。甲方通过竞拍获得土地使用权,乙方负责将土地使用权办至甲方名下。三方按股份承担投资、分担风险、分享利益。合作原则包括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独立核算、集中管理。协议详细阐述了合作项目的股份分
房地产开发商如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转让、拍卖、出租等方式获取。不同的出让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土地用途和条件,包括拍卖、招标、协议和挂牌出让等。各种方式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公平、公正和高效利用。
被执行人的土地保全问题。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对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的案件裁定保全被执行人的财产,包括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对土地进行预查封时,需考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缴纳情况和土地是否可分割等因素。此外,债的保全包括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旨在保护债务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