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买卖合同纠纷 > 什么是合同中常见的风险

什么是合同中常见的风险

时间:2024-10-13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7447
买卖合同不仅是商事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签订一份高水平的合同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还需要有本行业的专业知识,需要了解本行业产品的特性,才能就具体的条款进行谈判。篇幅所限,本文不就行业特性展开讨论,仅从常见合同最主要的个别条款阐述买卖合同极易出现的陷阱及应对策略。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大家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合同中常见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一、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

陷阱:合同主体资格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1. 合同当事人是否具备合法的权利主体身份,包括工商注册登记和协议执行资格的考量(是否具备执行协议主要目的经营范围,是否具备对应行业资质);
  2. 代理人是否具备代理权限;
  3. 合同另一方是否为自然人,需关注自然人是否为本人。

如果主体不适格,将导致合同无效或效力待定。

策略:

  1. 签订合同前,各合作方应向对方提供相应资质证照复印件和授权委托书。在正式签约前,可以通过红盾网等网络查询资质证照等信息,确认真实性;
  2. 正式签约时,签约各方应将资质证照复印件作为协议附件归档保管。

二、标的

陷阱:

  1. 利用当事人对产品不熟悉,将成套产品拆零,以达到多计价或少发货的目的;
  2. 产品的牌号、商标不清楚,规格、型号混淆或缺失;
  3. 产品以次充好,以低端产品代替高端产品等。

策略:

  1. 签订合同前要了解清楚产品特性,以什么方式出售,产品的规格、型号、品牌和生产厂家;
  2. 签订合同时,对产品主要特征一并在合同上写清楚,并将供货方报价材料(包括产品说明)等作为合同附件。

三、数量

陷阱:

  1. 卖方笼统规定数量,如一车、一批、一箱、一套等。

策略:

合同中数量的约定要明确,使用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的计量方式。对企业标准表述的一车、一箱等情况,需再约定一车、一箱内所装的具体数量,或进行体积、重量等附加描述,以补充完善数量标准。对成套产品,需约定清楚全套产品包含的组成部分,并列出备件清单。

陷阱:

  1. 卖方不写合理损耗,或合理损耗写得太多,导致买方损失。

策略:

了解产品特性,将合理损耗写清楚。

陷阱:

  1. 卖方对于裸装的农产品或工矿产品,不写溢短装率,根据市场行情决定多装还是少装。

策略:

对该类产品合同上写清楚溢短装率,防止卖家恶意多装或少装。

四、质量

陷阱:

  1. 不写具体的质量标准;成套产品不写备件的质量标准;凭样品买卖的,不封存样品。

策略:

  1. 合同写清楚具体适用的国家、行业或企业质量标准;成套产品的主件和备件产品质量标准都要写清楚;凭样品买卖的,需封存样品。

陷阱:

  1. 卖方将质量检验期限写得过短,导致买方没有时间检验而被视为验收合格,或因仓促验货而没时间发现根本问题;或者保质期写得太短,影响买方的利益。

策略:

合同上约定合理的检验期限和保质期,以及保质期内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如退货、修理、更换等。

五、价款

陷阱:买方只写总价和支付期限,不写单价和支付方式,导致卖方收款风险。

策略:

  1. 约定单价和总价;
  2. 约定支付方式,如现金、电汇、银行承兑汇票、预付或分期付款等。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陷阱:

  1. 不写交货时间,或交货时间约定不明确,如约定几月几号之前,几月几号到几月几号之间,导致买方不能准时收货,延误商机。

策略: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交货期。

陷阱:

  1. 卖方不写交货地点和方式,导致价格已包含运费,卖方却不提供运输服务,造成买方损失。

策略:

写清楚交货地点和方式,以及价格是否已包含运费,是自提、站到站还是门到门。

七、违约责任

陷阱:有可能违约的一方不写违约责任或将违约责任规定得过小,导致违约成本低,随意违约。

策略:

将违约责任写清楚,并明确违约金的性质兼具惩罚性和补偿性。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陷阱:对方当事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争议解决方式和管辖地。

策略:

合同中约定是诉讼还是仲裁,并避免约定对自己不利的纠纷管辖地。

结语

以上八项是合同常见的风险及应对策略,在具体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陷阱。我们应当了解《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见招拆招,以最大限度保障交易安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担保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担保合同的定义与作用,涉及反担保中的第三方担保人身份和资产抵押问题。担保合同是确保债权人利益的有效手段,其效力认定要考虑主合同是否有效及担保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否合法妥当。第三方反担保人并不限于借款人自己,任何具备担保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反担保人。

  • 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标的物名称、型号、数量、质量等,货款单价及总金额。同时规定了交货时间、地点、方式和验收标准,付款方式包括预付款和分期付款。还涉及运费计算、担保责任、违约责任及特别条款等内容。合同详细说明了通知方式、通讯地址及变更通知的要求,并

  • 房屋抵押和房屋按揭的异同

    房屋抵押和房屋按揭的异同,包括法律关系主体、贷款用途和目的、法律关系内容、法律关系的客体以及买卖合同和担保合同标的物的区别。房屋抵押涉及借款人、贷款人和房屋抵押人,贷款用途不特定;而房屋按揭涉及购房人、房产商和按揭银行,贷款专款专用。两者在法律关系内

  • 未签劳动合同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未签劳动合同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问题。实际审判实践中,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符合主体资格、适用劳动规章制度、劳动管理、有报酬的劳动、业务的组成部分等条件,劳动关系仍然成立。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包括工资相关、职务身份证明、招聘记录、考勤记录等。劳动

  • 家庭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
  • 手机买卖合同
  • 医疗器材采购协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