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买卖合同纠纷 > 什么是合同中常见的风险

什么是合同中常见的风险

时间:2024-10-13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7447
买卖合同不仅是商事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签订一份高水平的合同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还需要有本行业的专业知识,需要了解本行业产品的特性,才能就具体的条款进行谈判。篇幅所限,本文不就行业特性展开讨论,仅从常见合同最主要的个别条款阐述买卖合同极易出现的陷阱及应对策略。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大家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合同中常见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一、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

陷阱:合同主体资格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1. 合同当事人是否具备合法的权利主体身份,包括工商注册登记和协议执行资格的考量(是否具备执行协议主要目的经营范围,是否具备对应行业资质);
  2. 代理人是否具备代理权限;
  3. 合同另一方是否为自然人,需关注自然人是否为本人。

如果主体不适格,将导致合同无效或效力待定。

策略:

  1. 签订合同前,各合作方应向对方提供相应资质证照复印件和授权委托书。在正式签约前,可以通过红盾网等网络查询资质证照等信息,确认真实性;
  2. 正式签约时,签约各方应将资质证照复印件作为协议附件归档保管。

二、标的

陷阱:

  1. 利用当事人对产品不熟悉,将成套产品拆零,以达到多计价或少发货的目的;
  2. 产品的牌号、商标不清楚,规格、型号混淆或缺失;
  3. 产品以次充好,以低端产品代替高端产品等。

策略:

  1. 签订合同前要了解清楚产品特性,以什么方式出售,产品的规格、型号、品牌和生产厂家;
  2. 签订合同时,对产品主要特征一并在合同上写清楚,并将供货方报价材料(包括产品说明)等作为合同附件。

三、数量

陷阱:

  1. 卖方笼统规定数量,如一车、一批、一箱、一套等。

策略:

合同中数量的约定要明确,使用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的计量方式。对企业标准表述的一车、一箱等情况,需再约定一车、一箱内所装的具体数量,或进行体积、重量等附加描述,以补充完善数量标准。对成套产品,需约定清楚全套产品包含的组成部分,并列出备件清单。

陷阱:

  1. 卖方不写合理损耗,或合理损耗写得太多,导致买方损失。

策略:

了解产品特性,将合理损耗写清楚。

陷阱:

  1. 卖方对于裸装的农产品或工矿产品,不写溢短装率,根据市场行情决定多装还是少装。

策略:

对该类产品合同上写清楚溢短装率,防止卖家恶意多装或少装。

四、质量

陷阱:

  1. 不写具体的质量标准;成套产品不写备件的质量标准;凭样品买卖的,不封存样品。

策略:

  1. 合同写清楚具体适用的国家、行业或企业质量标准;成套产品的主件和备件产品质量标准都要写清楚;凭样品买卖的,需封存样品。

陷阱:

  1. 卖方将质量检验期限写得过短,导致买方没有时间检验而被视为验收合格,或因仓促验货而没时间发现根本问题;或者保质期写得太短,影响买方的利益。

策略:

合同上约定合理的检验期限和保质期,以及保质期内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如退货、修理、更换等。

五、价款

陷阱:买方只写总价和支付期限,不写单价和支付方式,导致卖方收款风险。

策略:

  1. 约定单价和总价;
  2. 约定支付方式,如现金、电汇、银行承兑汇票、预付或分期付款等。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陷阱:

  1. 不写交货时间,或交货时间约定不明确,如约定几月几号之前,几月几号到几月几号之间,导致买方不能准时收货,延误商机。

策略: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交货期。

陷阱:

  1. 卖方不写交货地点和方式,导致价格已包含运费,卖方却不提供运输服务,造成买方损失。

策略:

写清楚交货地点和方式,以及价格是否已包含运费,是自提、站到站还是门到门。

七、违约责任

陷阱:有可能违约的一方不写违约责任或将违约责任规定得过小,导致违约成本低,随意违约。

策略:

将违约责任写清楚,并明确违约金的性质兼具惩罚性和补偿性。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陷阱:对方当事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争议解决方式和管辖地。

策略:

合同中约定是诉讼还是仲裁,并避免约定对自己不利的纠纷管辖地。

结语

以上八项是合同常见的风险及应对策略,在具体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陷阱。我们应当了解《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见招拆招,以最大限度保障交易安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供需合同

    供需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质量要求等条款。合同中明确了产品的具体信息、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以及交货时间、地点和运输费用等细节。此外,合同还规定了验收标准和提出异议的时间期限,以及质量问题的赔偿方式和标准。

  • 员工擅自离职造成损失单位怎样追偿

    员工擅自离职给单位造成损失时的追偿问题。文章指出,用人单位的损失应以实际发生的损失为准,认定劳动者过错时需考虑岗位职责和经营风险,赔偿金额需综合考虑工资收入和过错程度。同时,提及了员工擅自离职违约金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条款。用人单位

  • 采购合同

    采购合同的条款内容,包括合同标的的风险提示、付款方式、交货时间及地点、保修条款以及相关权利及义务等。合同双方需明确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详细内容,并就产品所有权及处分权作出保证。付款方式需明确支付时间和方式,交货时间和地点需具体约定。此外,合同还规定

  • 租房合同一年,提前不租怎么处理

    租房合同一年期限下,承租人提前不租的情况应如何处理。根据合同法规定,双方可协商解除合同,承租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争议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同时,租房者应注意虚假广告和核实房东身份,以避免纠纷和法律风险。

  • 企业用工法律风险提示律师专家支招(一)
  • 合同风险是什么,合同风险应如何防范?
  • 承揽合同风险怎么承担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