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买卖合同纠纷 > 未按法律规定采取书面形式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未按法律规定采取书面形式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时间:2024-10-12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7475
在实践中,生活中很常见的日常交易,如买东西要发票;购买车票等等都是口头合同的表现。口头合同也是合同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法律上也明确规定了不宜采用口头方式订立合同的情形,倘若不按法律规定,仍用口头的方式订立这些合同的,一般会认定为无效,有比较大的法律风险。对于这个问题,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未按法律规定采取书面形式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未按法律规定采取书面形式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合同不宜采用口头合同形式:

1、不动产转让合同

不动产转让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签订,否则将被认定为无效。

2、涉外合同、价款或者报酬10万元以上的合同

涉外合同以及价款或报酬达到10万元以上的合同,也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签订,否则将被认定为无效。

3、除即时清结的以外的合同

除即时清结的合同外,其他合同也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签订,否则将被认定为无效。

未按照规定订立书面合同的合同一般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各方应根据各自的过错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可能涉及到第三人的问题。

法律上也规定了例外情况: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而对方接受了这种履行,那么该合同就成立。

口头订立合同的缺点

口头协议存在以下缺点:

1、口头协议争议难以解决

口头协议一旦发生争议,由于没有书面证据,很难找到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2、书面合同条款存在问题

即使签订了书面合同,但合同条款可能存在问题,可能会带来各种风险,常见情况包括:

  • (1) 交货地点约定模糊,导致履约成本增加或交易失败;
  • (2) 交货批次、时间约定不明确,可能导致货物积压和增加交易成本;
  • (3) 货物所有权转移或损失风险责任约定不明确,导致承担不必要的货损风险;
  • (4) 货物质量标准不明确,导致争议无法达成一致;
  • (5) 货款支付时间不明确,导致客户拖延支付货款;
  • (6) 货款支付方式可能带来风险,如空头支票、汇票无法承兑等;
  • (7) 违约金、逾期付款违约金约定不明确,导致合同缺乏约束力,打官司时无法计算损失,索要赔偿得不到支持;
  • (8) 忽视管辖法院,导致诉讼成本增加;
  • (9) 签字、签章效力存在瑕疵,导致合同无效或存在争议。

对于因未按规定订立合同导致的合同效力纠纷,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来解决。

通过法院起诉解决合同效力纠纷

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签订书面合同,导致合同效力纠纷,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来认定合同的效力以及处理方法。在起诉过程中,如果对程序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协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定金的定义和目的

    定金的概念及其作为法律担保方式的目的。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时或订立后履行前预先支付的一定比例的货币或其替代物,以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并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定金的约定和责任必须以书面形式明确,包括数额和交付期限等。同时,介绍了定金数额的法定限制和注意事项,提醒

  • 电子邮件的法律效力

    电子邮件作为电子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电子邮件已成为一种合法的书面形式,具有合同效力。文章还介绍了关于电子邮件合同的要约和承诺的规定,以及电子邮件的唯一性和特点。当事人在使用电子邮件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守法律约定,因IS

  • 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标的物名称、型号、数量、质量等,货款单价及总金额。同时规定了交货时间、地点、方式和验收标准,付款方式包括预付款和分期付款。还涉及运费计算、担保责任、违约责任及特别条款等内容。合同详细说明了通知方式、通讯地址及变更通知的要求,并

  • 协议管辖的适用范围

    协议管辖的适用范围和要求。协议管辖仅适用于合同纠纷中的第一审案件,要求采用书面形式,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法院。当事人必须在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标的物所在地中选择其一,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协议管辖条款独立于

  • 手机买卖合同
  • 医疗器材采购协议
  • 问题一:员工是否应无条件服从企业的调岗决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