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揽和雇佣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目的不同:雇佣的目的是直接提供劳务,而承揽的目的是完成工作成果,提供劳务只是实现工作成果的手段。
2. 风险承担不同:承揽人在履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由其自己承担,而雇佣人在履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则由雇佣人承担。
3. 关系性质不同:承揽的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支配与服务的关系,承揽人在完成工作中具有独立性;而雇佣关系中,受雇人在一定程度上受雇佣人的支配,在完成工作中需要听从雇佣人的安排和指挥。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区分承揽与雇佣的关系对于当事人的利益至关重要。不同的身份关系会导致不同的法律责任承担和举证责任,进而影响案件的判决结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的规定,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自身造成损害,定作人原则上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定作人在定作、指示或者选任过程中存在过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上述规定中,过失分为三种情况,包括定作物本身具有高度的危险性或不法性、定作人在制作方法上的明显过错以及对承揽人选择的明显过失。
定作物本身具有高度的危险性或不法性指的是定作人委托加工或制作的物品本身具有明显的危险性或违法性。
定作人在制作方法上的明显过错指的是定作人在指导承揽人制作物品的方法上存在明显的错误,例如指示承揽人使用危险的方法或强迫其违反规律进行制作。
对承揽人选择的明显过失指的是定作人明知承揽人没有从业资格却选择其进行工作。
综上所述,承揽与雇佣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具有重要区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定作人原则上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定作人在定作、指示或者选任过程中存在过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的法律效力问题以及工程挂靠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挂靠集体企业的个体工商户等在诉讼中被视为共同诉讼人。工程挂靠被认定为违法行为,涉及单位需持有资质证书,禁止超越资质等级或非法承揽工程,非法
建设工程留置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建设工程留置权适用于加工承揽合同和建筑安装承包合同。在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时,合法占有债务人财产的一方有权扣留物品并优先受偿。承揽方在定作方超过领取期限不支付报酬时可行使留置权。建筑安装单位在履行义务后,建设单位不支付
劳动关系的概念和来源,以及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的区分。文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的特点和受到的保护,以及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在主体资格、劳动管理和劳务内容等方面的区别。同时,文章还讨论了两者从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特征,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界定模糊地带的原则。
总承包人无资质情况下合同的效力问题。我国法律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必须持有合法获得的资质证书,且只能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工程。若总承包人无资质,签订的总承包合同无效,发包与承包单位均会受到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