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合同并非是取得抵押权的必要条件,仅仅是在设定方式取得抵押权的时候我们才需要抵押合同。抵押合同生效,抵押权与抵押合同存在着相当大的关系,可以得出抵押合同和抵押权之间是有关联的,要用关联的眼光看待二者。
1、对于以不动产进行抵押的合同
在抵押权效力何时产生问题上, 采取了登记要件主义模式, 即抵押权的设立以登记为必需要件, 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在抵押合同的债权性效力与抵押权设立的关系问题上, 采取了区分对待的方式, 也就是说,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 债权性效果自抵押合同成立时即行产生 ( 此时即可适用合同法有关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规定) , 抵押权是否有效设立对此没有影响。换言之, 即使抵押权最终未能设立, 抵押合同并不因之而无效, 由此而导致的当事人之间的债权性法律关系也不因之而被视为不存在—事实上, 根据《物权法》,抵押合同之外的其他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也均按此原则处理。
2、对于以动产进行抵押的合同
与不动产抵押相比, 在抵押权效设立上, 同时采取了纯意思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 对于一般动产抵押, 动产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 并可对抗善意第三人; 对于以交通运输工具、正在建造的船舶和航空器进行的抵押, 还有以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进行的浮动抵押, 则动产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 但未经登记者不可对抗善意第三人。在抵押合同的债权性效力与抵押权设立的关系问题上, 也采取了区分主义的模式—在这方面, 虽然不存在《物权法》第 15 条那样明确阐述不动产抵押合同的有效成立与登记无关的相关法条, 但从第 188 条“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的规定来看, 立法者对动产抵押合同的有效成立与抵押权设立这两种法律关系也是区分处理的。
依据不同性质的物设定的抵押权,有必须经登记后才能生效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两种抵押合同。根据我国《担保法》第42条之规定,法定必须办理登记才生效的抵押合同一共有五种分别是,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去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以城市房地产或者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应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以林木抵押的,应到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应到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应到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的办理流程。在签订房地产抵押合同后30日内,抵押当事人需前往房屋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提交一系列文件,包括主合同、抵押合同、身份证明等。登记机关审核权属和证明材料,在受理申请后15日内书面答复是否准予登记,并为已获所有权的房地产
海上运输的相关法律条文,包括总则和船舶两章的主要内容。旨在调整海上运输关系、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海上运输和经济贸易的发展。规定了海上运输、船舶的定义、适用范围、管理办法等。同时,详述了船舶所有权、船舶抵押权等具体内容,包括登记和转让等事项。
房地产抵押合同的填写方式及注意事项,包括抵押人和被抵押人的基本信息、抵押物的描述、抵押金额、合同执行和违约责任等。同时,讨论了子女将房产抵押给父母的有效性,以及房产抵押的相关问题,如房产能否多次抵押。在实际操作中,同一处房地产通常只能进行两次抵押融资
逾期还款后抵押合同的效力问题。依据合同的主次关系,抵押合同是从属合同,必须依附于主题合同(如债务合同)存在。当主题合同失效时,从属合同也无法生效。动产抵押权并非必须登记,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的动产才需要。抵押权的有效期与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保持一致。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