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运输合同纠纷 > 在运输合同履行过程中以假换真应怎样定性

在运输合同履行过程中以假换真应怎样定性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8546
【案情】

被告人李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共同预谋在运输途中用“倒包换假”的手段,盗窃发往**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氯化钾肥。被告人李某等人联系购买了类似氯化钾的替代物后,在山东省日照港装货共计76吨,价值220400元。途中进行“倒包换假”,后二次封包装车。货物运送到**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卸货时,被仓管人员发现二次封包的事实,经临沭县产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抽样检验,为不合格产品。

【分歧】

本案在定性方面产生以下两种意见:第一,被告人李某等人在货物运输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手段,以假换真,骗取**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价值220400元的氯化钾肥,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第二,被告人李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货物输途中采用“倒包换假”的手段,盗窃发往**利公司价值220400元的氯化钾肥76吨,该行为构成盗窃罪。

【评析】

小编认为,被告人李某等人的行为应当定性为盗窃犯罪。理由如下:一般情况下,区分合同诈骗罪和盗窃罪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二者互相交织的时候,则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对两罪加以区分,在诈骗行为和盗窃行为互有交叉的时候,依据法律规定和立法本意,“被害人的财产损失是否由其陷于错误认识而自愿处分行为所导致”可以作为区分两种犯罪定性的重要标准。分析被告人李某等人的获取手段,是在运输控制货物的途中采用秘密方式,以假换真,而后二次封包,运送至被害单位,真氯化钾占有关系的改变并非货物所有人**利肥料股份有限公司陷于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或者接收,而是在货物交付运输以后,被告人李某等人在货物所有人**利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无防备的情况下,采取“倒包”的方式,以假换真,秘密窃取。故窃取行为才是被告人李某等人犯罪目的得以实现的关键。类似氯化钾的假原料所起的作用是为被告人的盗窃行为作掩护,使得盗窃行为发生后不会即时被发现。故被告人李某等人的行为应定盗窃罪,而非合同诈骗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损害赔偿的三种方式

    货物运输过程中承运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的三种处理方式。包括先行全额赔付后代位追偿、交强险赔偿加事故定责比例赔偿和交强险赔偿加代位追偿。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在货物运输过程中,承运人对货物的毁损和灭失的赔偿责任,以及在四种特定情况下承运人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

  • 加工承揽合同纠纷

    两个加工承揽合同纠纷案件。第一个案件中,委托公司与绒毛有限公司在购货合同中产生纠纷,律师通过提出管辖异议有效地维护了委托公司的权益。第二个案件涉及汽车修配厂与个体运输户李某之间的纠纷,双方没有书面合同,但存在口头合同关系。**修配厂在修车过程中烧毁车

  • 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细则

    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的细则,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与解除等内容。文章详细阐述了运输合同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或解除,须经双方同意并办理手续。同时,文章还明确了承运方和托运方的责任,包括违约情况下的

  • 委托代理合同

    一份工程建设中钢筋委托代理合同的签订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合同中涉及了甲乙双方的资格审核、工程所需钢筋的采购及结算方式、产品规格型号、质量要求及标准等。在签订合同时需注意采取书面形式并使用标准的合同范本,对合同内容、条款进行仔细审核,确保合同内容合法且

  • 家具订购合同
  • 贸易术语的概念及内容
  • 一、运输合同中货物毁损的管辖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