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张小姐入职某地产公司,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双方又续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第二次合同期届满前,公司曾暗示张小姐,合同期满后,公司不准备与张小姐续订劳动合同。张小姐认为,自己与公司已经连续订立了两次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具备了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因此要求与公司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4年12月29日,公司通知张小姐续订劳动合同。在公司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中,张小姐发现,劳动合同期限虽然为无固定期,但是工资标准却降低了1000元。张小姐认为,公司是变相降低工资逼自己离开。但公司给予的解释是,单位提出的工资标准不低于同类岗位的其他职工,何况法律并不禁止续订合同时工资标准有变化。那么,续订劳动合同,单位能降低工资标准吗?
本案中,当双方就续订合同的工资标准产生分歧时,首先要看地产公司有无集体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有集体合同约定的,按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来确定;无集体合同约定的,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确定。因此,如果单位提出的工资标准不违反同工同酬原则,摆在张小姐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是接受单位的工资标准,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是不同意这一标准,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向张小姐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5款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第44条第1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按照这一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时,可以维持或者提高工资标准,也可能降低工资标准。对于“维持或提高”的情况,劳动者不同意的,用人单位终止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对于降低工资的情况,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用人单位终止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不过,这种降低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首先,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其次,续订的工资标准也不得违反同工同酬原则。《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1条规定:“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形外,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的规定,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内容,双方应当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协商确定;对协商不一致的内容,依照劳动合同法第18条的规定执行。”《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情况。其中,甲方可以解除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乙方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失职营私舞弊等。乙方也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解除合同。同时,甲方需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此外,还提到了甲方不得依据某些规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小孙与某公司因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引发的争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主要是未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况。小孙在合同到期后面临公司未及时回复续签问题导致劳动关系终止的
劳动合同期限变更是否需要重新签订合同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变更符合续签特征,合同当事人不得变更合同期限条款。如员工王某连续与公司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未触犯续订限制条件,他有权要求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试图通过变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期限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包含试用期。合同由用人单位和员工亲自签订方为有效。文中还涉及了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报酬、工作时间、加班、终止合同、员工手册、劳动纪律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强调了合同的持续有效性和争议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