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集体合同的行为是确定当事人承担责任的客观依据。违反集体合同的行为可分为完全不履行行为和不完全履行行为。完全不履行行为指当事人根本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任何义务;不完全履行行为指当事人未全面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或未按规定的标准条件和履行方式履行义务。在实际生活中,完全不履行行为较为罕见。
所谓过错是指企业、工会和职工在实施违反集体合同责任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在集体合同订立后,无论当事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导致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不能全面履行,都应承担责任。如果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是双方过错造成的,应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责任。
在确定违反集体合同责任时,应注意将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与实际损害事实区分开来。在民事合同中,实际损害事实是违约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和承担责任程度的前提条件。在集体合同履行中,不能仅将实际损害事实作为判断违反集体合同责任的前提条件,而应将其作为确定承担责任程度的依据。因为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通常为一年,时间较短,而集体合同规定的许多标准条件的履行与否所产生的后果不一定会在短期内显现出来。
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情况。其中,甲方可以解除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乙方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失职营私舞弊等。乙方也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解除合同。同时,甲方需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此外,还提到了甲方不得依据某些规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甲方与乙方关于兼职教师合作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合作的风险提示、乙方的资料提供、备课及教学计划、考勤规定、薪酬标准、试讲规定、授课要求等。双方需遵循平等、自愿、诚信的原则,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出现集体合同纠纷的,企业职工一方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解决。第五十六条 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
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企业职工较多的乡镇、城市街道,可以建立基层工会的联合会。县级以上地方建立地方各级总工会。同一行业或者性质相近的几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