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强拆的法律程序
时间:2023-12-0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及工作流程
一、行政强制执行申请材料的提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拒不履行的情况下,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需提供以下材料:1. 强制执行申请书;2. 行政决定书及其事实、理由和依据;3. 当事人的意见及行政机关的催告情况;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强制执行申请书应由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名,并加盖行政机关的印章,并注明日期。
二、司法强制执行工作流程
为了进一步推进卫生防护距离居民搬迁工作,对于部分不理解搬迁工作、拒不履行行政决定的人员涉及房屋,拟采取司法强制执行。为确保工作合法性并收集满足法院需求的相关材料,特制定以下工作流程:1. 与拆迁户进行协商每次进村入户进行搬迁动员时,工作人员应将拆迁相关内容告知拆迁户,并与其进行沟通协商。在沟通工作同时,工作人员应如实记录户主提出的相关补偿要求、协商地点和时间(精确到小时),并拍摄照片或录像资料作为备份。协商结束后,应整理出协商文件,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街道办和居委会人员需分别签名并按手指模)、拆迁补偿方案以及搬迁业主提出的补偿要求。协商文件后附上相关照片或录像资料。对于存在赔偿争议或未能达成搬迁协议的拆迁户,在规定的时间内,可每45天左右进行赔偿问题协商。2. 限期户主签订拆迁协议书对于在规定时间内仍存在赔偿争议或未能达成搬迁协议的拆迁户,应向其发出《限期签订拆迁协议告知书》。下发告知书时,需组织工作人员拍摄相关照片或录像,并妥善保管签收回执。若拆迁户拒绝签收,应组织人员拍摄发出过程的录像或照片,并在告知书下方注明拒绝签收,并让“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字(见证人员包括司法所人员和社区居委会人员)。告知书送达拆迁户后5天,若拆迁户仍拒绝办理,将依法申请强制执行。3. 制定强制拆除房屋维稳自评报告对于不肯签订协议的拆迁户,拆迁工作结束后,应制定强制拆除房屋的维稳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内容包括该户不肯签订协议的原因、拆迁后对该户户主的影响,以及强制执行时可能采取的维权手段或过激行为。4. 审查并补充资料将以上所有资料送至法制部门进行审查,如资料尚不完整,应根据法制部门提供的意见补充相关资料。5. 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将法制部门审查的资料提交给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由法院进行裁定。若法院裁定可强制拆除房屋,将拆迁款划入指定账户。6. 限期户主拆除房屋对于法院裁定可强制拆除房屋的拆迁户,或已签订协议并领取拆迁补偿款但尚未搬迁的拆迁户,应向其发出《限期拆除房屋通知书》。期间,需组织人员收集通知书下发过程的录像资料,并妥善保存。若拆迁户拒绝签收,也应组织人员拍摄发出过程的录像资料,并在通知书下方注明拒绝签收,并让“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字(见证人员包括司法所人员和社区居委会人员)。7. 法院强制拆除房屋法院根据相关规定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对可强制拆除房屋进行强制拆除。
三、准备工作
为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进行入村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内容包括:照相机(录像机)、笔记本、房屋征收协议书、户主相关土地登记卡、拆迁工作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印泥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
动迁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
我国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
-
拆迁时城管是否有权力强制拆除房屋
-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的一般原理
-
强拆房屋是否构成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