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25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第33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根据第25条规定,承诺到达要约人时合同即告成立,但第32条、33条又规定了不同的合同成立时间规则,这三个条文的适用关系是:若同时存在各条适用情形而三者又不一致的,应以第33条为准;若同时存在第25条、32条适用情形的,应以32条为准;若只存在第25条适用情形,或双方签字盖章时间与承诺生效时间一致,则可适用第25条,举例说明:甲公司于1998年10月5日向乙公司发出要约,乙公司于10月10日向甲公司了妯承诺并于当日到达,甲公司于10月15日在合同上签字后再寄给乙公司,乙公司于10月20日在合同上盖章,后甲、乙双方又于10月25日签订了合同确认书。在这个案例中,甲乙之间的合同成立时间应为1998年10月25日。注意:第32条中的签字与盖章之间是选择关系,即当事人既可以只签字而不盖章,也可以只盖章而不签字,也可以既签字又盖章。双方当事人的签字、盖章行为既可以同时同地完成,也可以异地完成。在异地完成情况下,以最后一方当事人完成签字或盖章时间为合同成立时间。
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成立地点关系到合同纠纷的管辖地。未约定履行地点的合同,合同的成立地点可以确定为合同履行地;在国际贸易中合同的成立地点还关系到法律的选择适用。因此,当事人要善用合同成立地条款,使争议解决的法院和法律适用对自己有利。合同法对成立地有如下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一人有限公司的解散决议书如何撰写,以及公司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相关情形。文章指出,公司解散决议书需遵循《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清算组将在规定时间内成立并履行职责,包括通知债权人、办理公告及清理债权债务等。同时,《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解散是劳动合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以及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时间。对于需要批准或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未办理相关手续会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生效需满足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合同的生效
合同法中的要约和承诺的相关规定。要约内容需具体确定并表明希望受要约人承诺。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不可撤销的要约在特定情况下不得撤销。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其到达时间有特定规定。文章为合同法中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详细解释。
预期违约和先合同义务的区别与联系。二者在时间、违约后果等方面存在不同,但也存在确保合同成立和履行、保护无过错方权益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两者的存在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并确保过错方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