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 > 合同法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规定是如何的

合同法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规定是如何的

时间:2024-06-23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2112
《合同法》规定合同一方有抗辩权,但是这个概念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那么合同法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规定是如何的呢?双方同时履行抗辩权需具备哪些条件?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针对这个问题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可以帮到你。

合同法中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互负债务且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这就是同时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适用于双务合同,如买卖、互易、租赁、承揽、保险等合同。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条件

1、须有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同时履行抗辩权适用于双务合同,因为它基于双务合同之间的牵连性。只有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时,才能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如果双方当事人的债务不是基于同一双务合同而发生,即使在事实上有密切关系,也不能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

2、须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目的是使双方当事人的债务同时履行,因此只有当双方的债务同时届期时,才能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如果一方当事人有先履行的义务,就不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制度,而应适用不安抗辩权或先履行抗辩权。

3、须对方未履行债务或未提出履行债务

当原告向被告请求履行债务时,必须自己已履行或提出履行要求。否则,被告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然而,如果原告未履行的债务或未提出履行的债务与被告所负的债务没有对价关系,被告仍然不能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如果原告的履行不适当,被告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但如果原告已经部分履行,且被告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被告不能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

4、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目的是促使双方当事人同时履行债务。如果对方当事人的对待给付已经不可能履行,那么同时履行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这种情况应由合同解除制度解决。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基础

同时履行抗辩权存在的基础在于双务合同的牵连性。所谓双务合同的牵连性,指的是当事人之间的债务具有对等关系或对应关系,一方为给付是为了换取对方的给付。只有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之间才存在这种对应关系,从而使得同时履行抗辩权具有公平性。而在单务合同和不真正的双务合同中,这种对应关系不存在,因此不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代为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行性

    第三方代为履行债务的合法性,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由第三人代为履行债务。文章介绍了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构成条件、法律特征、第三人的地位和拒绝权等。文章强调债权人的权利合同中的第三人代为履行条款对其具有拘束力,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

  •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内容包括保密性要求、诚信合作原则、保密价格和收入、限定客户范围、协议变动需补充协议确认、有效文件形式、合同解除或延期的共同签署同意等条款。同时,文章还涉及甲方实力和履约承诺、滞纳金支付、合同争议解决方式以及补充条款等其他条款。

  • 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中的标的物的相关条款。合同内容包括标的物的描述和价格、质量要求、交付方式、时间及地点、装卸费及包装、所有权转移及风险承担等。其中详细规定了标的物的交付方式、交货地点、时间和运费承担方,以及包装标准和风险承担方式等。

  • 情势变更是法定解除吗

    情势变更是否是法定解除的情形。情势变更原则允许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势变更,导致合同显失公平时,变更合同内容或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情势变更可以被视为法定解除的情形之一。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情势

  • 卖方公司为合同履行地吗
  •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 民法典的合同履行的原则有什么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