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势变更的效力指由于情势变更所引起的法律后果。情势变更主要涉及变更合同和终止合同两个方面。
变更合同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经法院或仲裁机构审查认为存在情势变更的情形,但认为合同仍有履行的价值时,通过变更合同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使合同在公平的基础上得以履行。变更合同的措施主要包括增减标的数额的给付、延期或分期履行、变更给付物、拒绝先行履行等。
终止合同,又称解除合同,是指法院或仲裁机构经审理认为合同的履行已无意义或通过变更无法消除不公平结果时,终止合同关系,彻底消除不公平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情势变更出现后必然导致合同的变更或解除。情势变更原则是否适用于具体案件,以及适用时是发生合同变更的效力还是发生合同解除的效力,由法官或仲裁机构最终决定。
不可抗力通常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无法履行包括全部不能履行、部分不能履行、永久不能履行和一时不能履行。而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并不要求合同无法履行,情势变更后合同即使仍然处于能够履行的状态,但如果履行合同过于艰难,或者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其结果与订立合同时的目的相违背,按原合同履行必然导致显失公平。
不可抗力是法定免责事由,当事人只要依法取得了确切证据,履行了法律规定的通知义务、防止损害扩大的义务等相关义务,就不承担任何法律上的责任。而情势变更情况下履行合同将导致显失公平的结果,因此情势变更引起的风险应由合同双方共同承担。然而,当事人主张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时,必须请求法院作出裁判,而不能自动导致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不可抗力包含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三层含义。而情势变更只是因为不能预见的事由引起合同基础发生重大变化,这种不能预见事由不限于不可抗力,还包括意外事故及其他事由。此外,情势变更并不要求考虑是否不可避免、不可克服。
不可抗力是法定免责事由,在中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均有明确规定。而情势变更在中国民事立法中未作规定,只是司法实践中曾由最高人民法院以批复的形式承认其适用。
甲、乙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其中包括投资额、合作期限、担保、投资收益、违约责任、纠纷解决等条款。协议规定乙方因运营资金缺口向甲方寻求投资,甲方不参与日常业务管理,乙方自行承担债务。协议还规定了详细的出资方式、认缴的出资额及比例、出资实际缴付时间等,并强
合同履行期限的约定和迟延履行责任,介绍了合同有效期的概念和自然终止的相关规定。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如未约定可协议补充或根据合同相关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迟延履行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有效期届满后自然终止,但部分条款仍继续有效,包括结算和清理条
允许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包括法律和法规修改、企业转产、上级主管机关决定改变生产任务、企业严重亏损或发生不可抗力以及双方协商一致等情况下,可以对劳动合同进行相应的变更。但任何变更都不得损害国家利益。
合同变更的法律原则和程序。首先介绍了协商一致原则,双方协商一致且不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时可变更合同。其次,阐述了不可抗力原则,在发生不可预见、无法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时,可作为合同变更的依据。最后,强调了特殊程序的要求,如果法律要求办理批准、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