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张某与被告杨某、于某祥系朋友。2010年7月10日,被告杨某向原告张某借款,并为原告张某出具借条,借条载明:“今天,我向张某借款55.36万元(大写:伍拾伍万三千六百元整)。2010年7月10日,借款人杨某;担保人,于某祥”。但原告仅向被告提供贷款38万元。被告李未偿还借款后,张某诉至法院,要求杨某、于某祥偿还借款55.36万元及利息。
本案审理过程中,双方对借款事实均无异议,但被告主张借款实际金额与借据金额不符,应视为变更主合同,其不应再承担担保责任。对于被告的保证责任能否免除,合议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根据《担保法》第24条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本案中,张某实际借款金额少于借据金额,于某对此不知情,其担保行为无效,于某不再对杨某的借款承担担保责任。
民间借贷是一种实践合同,借贷行为以实际交付行为为准。本案中,虽然杨某为张某写了一张55.36万元的借条,但张某实际只借给杨某38万元,应以实际交付金额38万元为依据,于某祥应对杨某的贷款38万元承担担保责任。
我同意第二种意见。
首先,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原则上认为民间借贷是一种实践合同,即生效条件是出借人与借款人达成货币借贷协议,出借人支付借款。如果双方在未实际支付贷款标的物的情况下达成协议,则可视为合同成立但未生效,借款人不承担还款责任。在民间借贷案件中,应以贷款书证记载的贷款金额作为本金。当事人约定提前扣除利息或者有证据证明实际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金额确定本金。本案中,原告实际向李提供借款38万元,故应认为该笔借款为38万元,而非55.36万元。
其次,虽然《担保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担保法解释》第30条进一步明确: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利率等内容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了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就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了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为原合同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动主合同内容,但并未实际履行的,保证人仍应当承担保证责任。本案主合同借款金额由55.36万元减少至38万元,减少了债务人的债务,担保人仍应承担担保责任。
最后,被告以担保人的名义签署了借条,这是他的真实意图。他要求免除担保责任,理由是他提出的实际借款金额与借据金额不符,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条规定的不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形,不应得到支持。本案中,实际借款金额少于借条载明的借款金额,原告与被告实际借款金额少于借条载明的借款金额,不损害原告利益。被告于某祥对担保行为无异议,对该笔借款的担保行为有效,其担保责任范围涵盖实际借款本金38万元及相应利息。
第三方代为履行债务的合法性,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由第三人代为履行债务。文章介绍了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构成条件、法律特征、第三人的地位和拒绝权等。文章强调债权人的权利合同中的第三人代为履行条款对其具有拘束力,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内容包括保密性要求、诚信合作原则、保密价格和收入、限定客户范围、协议变动需补充协议确认、有效文件形式、合同解除或延期的共同签署同意等条款。同时,文章还涉及甲方实力和履约承诺、滞纳金支付、合同争议解决方式以及补充条款等其他条款。
买卖合同中的标的物的相关条款。合同内容包括标的物的描述和价格、质量要求、交付方式、时间及地点、装卸费及包装、所有权转移及风险承担等。其中详细规定了标的物的交付方式、交货地点、时间和运费承担方,以及包装标准和风险承担方式等。
情势变更是否是法定解除的情形。情势变更原则允许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势变更,导致合同显失公平时,变更合同内容或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情势变更可以被视为法定解除的情形之一。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