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随义务是指在法律无明文规定和当事人之间无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合同目的和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承担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附随义务以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为前提,旨在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和维护当事人的利益。附随义务的内容并非在合同关系开始时就确定,而是随着合同关系的进行逐步确立。
附随义务具有以下特点:
1. 附随义务具有从属性。附随义务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实现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在合同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
2. 附随义务具有不确定性。与其他合同义务不同,附随义务并非在合同成立时就确定,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当事人遵守一定的义务,以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附随义务不受合同种类和性质的限制,可以在合同的任何阶段发生。
3. 附随义务具有法定性。合同法中大多数条款属于任意性规范,当事人可以在契约自由原则下自主决定合同内容。而附随义务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即使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没有约定,也不影响该种义务的存在,当事人也无权废止该义务。
为了明确附随义务与合同法上其他义务的区别,需要与先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给付义务和不真正义务进行比较。
1. 附随义务与给付义务的区别:
给付义务分为主给付义务和从给付义务。主给付义务是决定债权关系类型的基本义务,而从给付义务是补助主给付义务的义务。附随义务与主给付义务的区别在于,附随义务随着合同关系的发展而形成,不受特定合同类型的限制,而主给付义务在合同成立时就确定,并决定了合同的类型。
2. 附随义务与先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的区别:
先合同义务和后合同义务是根据合同法第42、43和92条确定的。先合同义务和后合同义务的功能主要在于保护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利益,而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除了具有这一功能外,还有辅助实现债权人的利益的功能。违反先合同义务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违反后合同义务承担违约责任,而违反附随义务一般承担违约责任。
3. 附随义务与不真正义务的区别:
不真正义务是指合同相对人不得请求履行,违反义务也不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只是使负担此义务者遭受权利减损或丧失后果的义务。附随义务是向对方承担的义务,违反该义务应承担责任,而不真正义务并非向对方承担的义务,违反该义务不会产生向对方担责的情况,只是自负损害。
附随义务的形成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讲求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合同的附随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的扩张,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求当事人负担的诚信义务。附随义务不是根据法律明文规定或当事人明确约定产生的,而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形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履行期限的确定问题。合同应约定明确的履行期限,若未约定,双方可协商补充。对于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情况,包括质量要求、价款、履行地点等,都有具体规定。特别是履行期限不明确时,双方可随时履行,但需给对方必要准备时间。
中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协助和保密等附随义务。这些义务是在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当事人应当履行的。未履行这些义务将违反法律原则,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
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的区别。先合同义务是在合同成立之前的法律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包括互相保护、通知、保密等义务。后合同义务是合同终止后,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当事人应承担的某种行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以维护支付效果或处理合同终止后的事务
合同履行原则、履行方式和抗辩权的运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需全面履行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方式包括运输、交货、结算等,需按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行使抗辩权,但须满足法定条件并搜集证据通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