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第60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一原则被称为全面履行原则、适当履行原则或正确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要求当事人在合同约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等方面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合同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因此合同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虽然《合同法》和《民法通则》对于履行义务的表述略有差异(用词上有“全部”和“全面”的差别),但实际上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根据《合同法》第60条第2款的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上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这一规定确认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市场参与者在市场活动中注重信用,恪守承诺,诚实守信,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以“诚实商人”的形象参与经济活动。诚实信用原则没有确定的内涵,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它实际上是一个抽象的法律概念,内容具有弹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在具体案件中具体化,并随着社会变迁不断修正其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协作履行原则要求当事人不仅要适当履行自己的合同债务,还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协助对方当事人履行其债务。合同的履行不仅仅是债务人的给付行为,还需要债权人的接受给付行为,否则合同的内容无法实现。在一些合同中,如建筑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服务提供合同等,债务人的给付行为也需要债权人的积极配合,否则合同的内容也无法实现。因此,履行合同不仅是债务人的责任,也是债权人的责任,协助履行往往是债权人的义务。
情势变更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履行前,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基础发生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将导致明显的不公平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允许当事人变更合同内容或解除合同,以消除不公平后果。情势变更实质上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应用。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买卖合同的基本定义及出卖人的义务。出卖人需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交付可以是直接转移占有或将向第三人请求提取标的物的权利转让给买受人。此外,出卖人还需交付与标的物相关的单证和资料。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方法依法律规定,动产依交付而转移,不动产及特别规定的
合同履行及解除纠纷中违约金的性质认定及调整原则。因合同签订双方地位不平衡,违约责任的设置可能不平衡。违约金标准衡量需考虑违约损失、合同履行程度和各方过错程度,而不仅仅是数额比例。举证责任应由守约方承担,证明违约金是否过高的客观情况。正确理解和应用《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担保合同中止条件的相关内容。在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权利中止履行合同,但需要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丧失商业信誉或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之一。若无确切证据,当事人需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