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履行抗辩权由谁请求,顺序履行抗辩包括什么
时间:2024-10-03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顺序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顺序履行抗辩权,顾名思义,是指由履行先后顺序的一种权利,不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朋友可能会将先履行抗辩权与顺序履行抗辩权想混淆,也不知道顺序履行抗辩权谁请求,应大多数朋友的要求,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下列关于顺序履行抗辩权的相关信息,现在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一、顺序履行抗辩权的主体和对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且没有先后履行顺序时,应同时履行。然而,在对方履行之前,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因此,顺序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主体是后履行人,而行使的对象则是先履行人。实质上,顺序履行抗辩权与先履行抗辩权和后履行抗辩权的意义相同。
二、顺序履行抗辩权的包括内容
顺序履行抗辩权不仅包括先履行抗辩权,还包括后履行抗辩权。
1、先履行抗辩权
根据《合同法》第67条的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且存在先后履行顺序时,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如果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2、行使后履行抗辩权的前提
(1)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互负债务,即该合同应为双务合同,例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这种合同的特征是双方当事人有相互对待的付款义务,履行行为具有关联性。(2)当事人互负的债务有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双务合同当事人无需履约顺序要求。然而,根据法律或当事人自行约定,可以对双方的履约顺序进行规定。双务合同中的履约顺序决定了是否适用于"同时履行抗辩权"和"后履行抗辩权"。在无履约顺序要求的双务合同中,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在另一方当事人履约行为不符合要求时,以"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其提出的履约要求。这一抗辩权是双方当事人共同享有的。而"后履行抗辩权"仅为后履行一方当事人所享有。(3)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必须是先履行一方当事人未履行合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情况下。在传统民法中,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但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并未被提及。然而,我国合同法第67条首次明确规定了这一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适用于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基本上,它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情况,这是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区别之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例分析:后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行使问题
一个关于后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行使问题的案例分析。某公司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因供应的绿豆不符合合同标准,引发争议。在分析后履行抗辩权的构成时,涉及了合同的履行顺序、违约责任以及后履行抗辩权的行使限制等方面。文章强调了后履行抗辩权的重要性,并指出
-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是怎样的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和效力。适用条件包括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以及先履行方有证据证明后履行方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效力方面,先给付义务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或解除合同。
-
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和同时履行抗辩权一样,先履行抗辩权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是因同一合同互负债务,在履行上有一定的关联性。一单务合同不发生先履行抗辩权的问题。此外,两项债务间应当有对价关系。“先后顺序”是依当事人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或者根据交易习惯而确定先后顺序。不安抗
-
我国法律关于不安抗辩权的定义是什么
不安抗辩权是指双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
-
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有什么区别
-
抗辩权有哪些
-
如何行使先履行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