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当事人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时间:2025-03-07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先履行抗辩权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词,而且对先履行抗辩权的定义和其他知识都不了解,那么合同当事人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是什么以及先履行抗辩权成立的条件有哪些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一、先履行抗辩权的定义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且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如果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债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先履行抗辩权是我国合同法首次明确规定的一种抗辩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同。
二、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要件
根据《合同法》第67条的规定,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要件包括:1. 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互负债务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相互对待给付的债务关系。关于互负债务是否包括两个债务处于互为对待给付的地位,存在不同观点。2. 两个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无论该顺序是当事人约定的还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只要存在先后履行顺序即可成立先履行抗辩权。如果两个对立的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将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而不成立先履行抗辩权。3. 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债的本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包括在履行期限届至或届满前未予履行的情况,以及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尚未履行的情况。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合债的本旨是指虽然先履行一方履行了债务,但其履行不符合当事人约定或法定的标准、要求,即构成违约。《合同法》第67条仅规定了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情况,但应补充规定履行债务不符合法定要求的情况,如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部分履行和不能履行等情形。
三、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
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是否需要明示,应根据以下情况区分:1. 在先履行一方未构成违约时,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不需要明示。2. 在先履行一方已构成违约并请求后履行一方履行时,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需要明示。3. 在先履行一方构成不能履行、拒绝履行、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但未请求后履行一方履行时,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不需要明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双务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合同无法履行或难以履行的情况。为了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不安抗辩权制度应运而生。该制度能够为先履行方提供救济手段,保证合同公平性和效益性,降低社会损失。
-
什么是顺序履行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顺序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该权利对于保护个人利益和合同当事人的权益有重要意义。文章还解析了顺序履行抗辩权的
-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构成条件包括双方存在同一双务合同、债务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等。效力方面,后履行一方有权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当时拒绝其履行要求,且行使不安抗辩权时仍可行使顺序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不构成违约。
-
合同当事人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合同中的先履行抗辩权的定义、成立要件以及行使方式。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方互负债务且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其成立要件包括互负债务、两个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以及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债的本旨。先履
-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
-
不安抗辩权制度的优点有哪些
-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