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抗辩权是否从属于主债权而存在,可以将抗辩权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
独立抗辩权是指当事人在没有主债权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对对方的债权请求进行抗辩。例如时效完成抗辩权和先诉抗辩权。
从属抗辩权是指当事人必须拥有与之相关的债权,该抗辩权只是作为该债权的附属存在,并起到担保作用。因此,一旦该债权消灭,抗辩权也会随之消失。例如同时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从属抗辩权只是相对于拥有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的债权而言具有从属性,而对于另一方的债权而言则没有从属性。
根据抗辩权的行使效力的强弱不同,可以将抗辩权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
永久抗辩权,也称为消灭抗辩权或毁灭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永远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在诉讼中,这表现为原告的起诉可能被驳回的判决。例如时效完成抗辩权。当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限内未积极主张其债权,时效期限届满后,就不能再强制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如果权利人提出请求,债务人就可以永远地行使抗辩权,阻止权利人通过行使请求权来实现债权。一时抗辩权,也称为延缓抗辩权或延期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暂时地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例如同时履行抗辩权,一方当事人在相对方未履行给付义务之前,可以暂时拒绝相对方的请求。一旦相对方已履行给付义务并提出请求,一方就无法再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相对方的请求立即生效。不安抗辩权也属于一时抗辩权,当先为给付义务的一方因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显著减少而无法履行给付义务时,可以在对方未给付或提供适当担保之前,暂时拒绝对方的请求。一旦对方已给付或提供担保,先为给付义务的一方的不安抗辩权就会立即消失,对方的请求权立即生效。再比如先诉抗辩权,一般保证人可以在主债权人未对主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并取得效果之前,行使抗辩权拒绝主债权人的请求。一旦主债权人已对主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并取得效果,先诉抗辩权就会立即消失,请求权生效。
根据抗辩权是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生,可以将抗辩权分为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
法定抗辩权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当事人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例如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44条规定的时效完成抗辩权,我国《合同法》第66条规定的同时履行抗辩权、第68条规定的不安抗辩权,以及《担保法》第17条规定的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等。约定抗辩权则是指当事人基于契约自由原则而约定的对抗请求权的权利。抗辩权的产生依法律规定,这是毫无疑问的。值得研究的是,抗辩权是否可以依据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产生。我认为,只要当事人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基于契约自由原则,当事人之间可以约定抗辩权。例如甲与乙在无偿委托合同中约定,如果委托人甲不向受托人乙提供处理委托事务所需的经费,乙有权拒绝甲的完成委托事务的请求。这样的约定,应当被允许。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工程日期、质量标准、合同价款金额、工程承包范围和内容以及双方义务与责任等。合同中明确了发包人和承包人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工程质量标准和承包范围,同时强调了发包人应办理相关许可、批准或备案等法律责任。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举报投诉中心的工作职责、受理范围以及不受理范围。该中心负责受理打假举报、涉及产品质量的申诉,协调处理产品质量纠纷的调解工作等。其工作职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同时,也明确了不受理范围,如经济合同
换地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合同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可以互换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换地合同需注意符合法律要求,避免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合同,并需经发包方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