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部分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因此,合同解除并不是违约责任,而是涉及返还不当得利、赔偿损失等形式的民事责任。
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其中民事责任是指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民事违法行为或基于法律特别规定,依据民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违约责任作为一种民事责任,在目的、构成要件和责任形式等方面与其他法律责任有所不同。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决定了违约责任的相对性,即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责任,而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不承担违约责任。具体而言:
(1) 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的责任,而非合同当事人的辅助人(如代理人)的责任;
(2) 合同当事人对于因第三人原因导致的违约承担责任。根据合同法第121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时,应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应根据法律规定或约定进行解决。
首先,违约责任是违反有效合同的责任。合同的有效性是承担违约责任的前提条件,这一特征使违约责任与合同法上的其他民事责任(如缔约过失责任、无效合同的责任)有所区别。
其次,违约责任以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为条件。违约行为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即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应付的内容;二是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即其履行存在瑕疵。
违约责任主要以补偿守约方因违约行为所受损失为目的,以损害赔偿为主要责任形式,因此具有补偿性质。
违约责任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由当事人约定,具有一定的任意性。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违约责任可以通过约定(如约定违约金、约定定金)或直接适用法律规定(如支付赔偿金、强制实际履行等)来承担。因此,违约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而非人身责任。
违约相对人可以选择违约人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例如,当违约人违反约定未完成合同义务时,相对人可以在损害赔偿和违约金中选择一项要求违约人承担责任。然而,这种选择权是一种权利形成,一旦选择就不能改变,否则将对违约人造成重大负担,不利于法律关系的稳定。
股权转让协议的详细内容。协议包括转让标的、受让价款及支付、甲方保证与声明、乙方的陈述与保证、合同生效条件、股权转让完成的条件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甲方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乙方,乙方需支付一定金额作为受让价款,并承担相应税负。双方需履行各自的责任
买卖合同中违约责任的约定问题。当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时,出卖人可以主张赔偿逾期付款损失,按照法律规定计算利息。合同明确约定了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法的,按约定处理。违约金认定不限于“违约金”一词,还包括其他约定。虽然法律赋予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权利,但违约
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采取约定违约金、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或按法律规定确定损失赔偿办法来要求违约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我国现行合同法采用完全赔偿原则,并规定了确定违约损失赔偿额时的一些规则。
合同约定付款给第三方的合法性。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只要约定明确并双方同意,该做法合法。如第三人或债务人违约,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