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协会要求,私募基金服务机构在开展外包服务业务前需要进行登记。具体要求如下:
(1) 募集业务:私募基金服务机构需要在证监会注册并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
(2) 资产保管业务:私募基金服务机构需要经证监会核准取得基金托管业务资格或者在协会完成基金份额登记服务登记。
(3) 附属服务:私募基金服务机构需要在协会完成基金估值核算服务登记,包括数据报送、基金绩效分析等附属服务。若连续6个月没有开展业务,协会将注销其登记。
私募基金服务机构在申请开展私募外包服务业务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5000万实缴资本:私募基金服务机构需要具备良好的经营状况,其中开展份额登记和信息技术系统服务的机构实缴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2)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私募基金服务机构需要拥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部控制。
(3) 经营运作规范:私募基金服务机构在最近3年内不能有重大违法违规记录,也不能涉及诉讼、仲裁等其他重大事项。
(4) 独立团队:私募基金服务机构需要拥有完整的组织架构,设有专门的服务业务团队和分管服务业务的高管,以保证业务运营的完整与独立。此外,还需要有满足营业需要的固定场所和安全防范措施。
(5) 软硬件齐备且完成联网测试:私募基金服务机构需要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具备安全、独立、高效、稳定的业务技术系统,并已完成包括协会指定的数据备份平台在内的业务联网测试。
(6) 基金从业资格要求:负责私募基金服务业务的部门负责人、独立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法人代表等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所有从业人员应当自从事私募服务业务之日起6个月内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并参加后续执业培训。
(7) 设置防火墙:私募基金服务机构应当评估业务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并设置相应的防火墙制度。
(8)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私募基金服务机构的信息技术系统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证监会及协会的规定和相关标准,建立网络隔离、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等风险管理制度和灾难备份系统。
(9) 业务资质认证:私募基金服务机构需要具备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资质条件或者取得相关资质认证,拥有同类应用服务经验,以及满足开展业务所需的人员、设备、技术、知识产权以及良好的安全运营记录等条件。
随着监管层对私募基金实行备案制度,私募基金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提供外包业务能力的机构如券商、银行等开始关注这一市场。私募基金规模去年年底首次超过公募基金,在今年年初继续增长,总规模接近11万亿。
然而,之前行业内大部分券商都宣称自己可以提供私募外包业务,但实际上拥有资格和专业团队的机构却很少。一些中小券商实际上只是中介,接到业务后转包给大券商或银行。这种情况经常引发矛盾,不仅影响了券商正常外包业务的开展,也不利于维护私募基金的权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于3月1日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管理办法(试行)》,以规范近11万亿私募基金规模的外包业务市场。
根据新规定,申请开展私募基金份额登记服务、基金估值核算服务和信息技术系统服务的机构需要满足十项条件。其中,私募基金服务机构的实缴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最近3年内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所有从业人员在自从事私募基金服务业之日起6个月内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等。对于份额登记、估值核算和信息技术系统服务等三类服务业务,新规定也做了重点说明。
私募外包新规的制定是为了杜绝一些行业灰色做法,确保在当前监管环境下业务的合规进行。同样,在投资时,建议详细了解投资机构的长期业绩表现、管理规模、基金经理投资经历等条件,选择那些在债市趋势机会把握上善于的、在业内口碑良好的私募机构。
私募基金公司的角色及职责,包括基金策划人、基金发起者、基金管理者和基金清算方的职责。私募基金经理的任职要求包括专业背景、工作经验、专业资格、法规和政策熟悉度、技能要求、团队合作和独立操作能力等。基金托管人在私募基金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资产安全保障、监
私募基金在募集阶段、运行期间以及发生重大情况时所需披露的信息内容。在募集阶段,需披露基金基本信息、管理人信息、投资信息等相关内容;在运行期间,应公布报告期末基金净值、财务情况、投资运作等详情;当基金出现重大变化或涉及投资者利益时,需及时向投资者披露相
私募基金对非公开交易的股权资产的投资方式,包括杠杆收购、风险投资等。同时介绍了定向增发的定义和相关规定,包括发行对象、发行价、股份转让等。定向增发包括成为上市公司战略股东或控股股东的情形以及通过定向增发融资进行并购扩大规模的情况。
私募基金备案的法律要求和流程。私募基金需提交公司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备案材料,并满足高管人员SAC从业资格证或投资经验要求。备案流程包括基金管理人登记、基金备案、人员管理和备案时间要求等。私募基金备案的重要性在于符合法律规定,确保顺利募集和运营,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