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旨在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
为了严格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的活动,制裁扰乱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违法行为,本章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分别作出了承担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规定。
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是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的基本责任形式。行政处罚是对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所给予的制裁,实现规范市场行为和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刑事处罚是以国家名义强制剥夺犯罪人的权利的一种最严厉的处罚。民事责任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人不履行民事法律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以财产责任为主,以等价、补偿为主,并向特定的权利人或受害人承担责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十种,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
基金份额持有人是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法强调民事赔偿责任是一种最主要、最基本的承担民事责任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一种违法行为可能同时违反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规定,产生了几种不同的法律后果,因而要承担几种不同的法律责任。例如,当一种违法行为同时违反了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的规定时,违法行为人既要承担民事责任,又要承担行政责任。
根据法律基本原理,一种违法行为触犯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规定,就要承担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不能因为承担了民事责任,就不给予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也不能因为给予了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就由此免除民事责任。
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除了要依法承担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外,还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一种违法行为应当缴纳罚款、罚金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应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后再缴纳罚款、罚金。
本法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放在第一位,表明了国家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的负责态度,使投资者获得安全感和投资信心,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基金财产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固有财产的区别,明确了基金财产的所有权权能是分离的。同时,依法收缴的罚款、罚金和没收的违法所得应上缴国库,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私分,以保护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投资开放式基金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投资者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关注基金的过往业绩、管理公司的信誉及基金经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了解基金的费用水平。同时,文章介绍了开放式基金的分类,包括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保本型和货币基金,并简要说明了开放式
公司型投资基金和契约型投资基金的法律关系。公司型基金涉及投资方、管理方和保管方的法律关系;契约型基金涉及管理人(委托人)、托管人(受托人)和受益人(投资人)的法律关系。两种基金形态的法律关系涉及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构成了投资基金的法律框架。
基金投资中应避免的五种行为。首先,要避免盲目追求新基金,不能将其视为赚钱的捷径;其次,要避免盲目崇拜基金经理,要理性看待其职责和权限;第三,要避免盲目追求高分红,以免对基金投资产生不良影响;第四,要正视基金投资风险,不能忽视其风险性;最后,要避免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