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交通事故鉴定程序及流程详解
时间:2024-08-07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申请期限:
伤残评定申请的时限
根据法律规定,从医院证明开具日期的第二天起,伤者有15日的时限来提出伤残评定申请。如果伤者因为不清楚、不知道或其他原因,治疗终结后未及时提出申请,事故办案人员应告知伤者提起申请。伤者15日内不提出申请的,可以认为伤者自动放弃得到伤残者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的权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一般受伤进行事故处理,超过申请期限提出的申请是无效申请。
申请人条件
一、伤致残的事故当事人
只有因伤致残的事故当事人才有资格提起伤残评定申请。
二、行为能力丧失或不愿意申请的当事人
如果当事人因为年龄、疾病、伤残等原因丧失伤残评定申请的行为能力,或者不愿意亲自申请,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以当事人的名义代为申请。委托代理时,应制作委托书。
必备手续
- 事故受理大队开具的伤残评定委托书
- 伤者住院病历及出院小结
- 骨伤病人须提供近期X光片
- 特殊伤情的相应证明材料
- 伤残者及其委托人的身份证
伤残等级划分依据
- Ⅰ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 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 b.意识消失;
- 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 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 Ⅱ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 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子上的活动;
- c.不能工作;
- 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 Ⅲ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 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 c.明显职业受限;
- d.社会交往困难。
- Ⅳ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 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 c.职业种类受限;
- 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 Ⅴ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帮助;
-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 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 d.社会交往贫乏。
- Ⅵ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的需要帮助;
- b.各种活动降低;
- c.不能胜任原工作;
- d.社会交往狭窄。
- Ⅶ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 a.日常生活有关注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 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 c.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 d.社会交往降低。
- Ⅷ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 b.远距离流动受限;
- c.断续工作;
- d.社会交往受约束。
- Ⅸ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 a.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 b.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 c.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 Ⅹ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 a.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 b.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 c.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伤残评定时限
根据规定,在接到伤残评定申请后30日内,应作出伤残评定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和结果出具
检验、鉴定、评估工作的相关流程及其时限。机构人员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指派或委托的工作,并出具书面结论。公安机关应在两日内向当事人提供检验、鉴定结论,当事人如有异议可申请重新检验、鉴定。评定书应包含多种内容并签名。对于多份鉴定结论,应优先采信级别较高的鉴
-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程序及申请要求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程序及申请要求。当事人需准备相关材料并遵循申请流程,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选择鉴定机构。如当事人对鉴定结果不满,可在法院诉讼中申请重新鉴定或主动提起重新鉴定。公安机关根据医院证明和伤残评定标准,在接到申请后一定时间内进行
-
尸体检验
尸体检验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包括尸表检验和解剖检验,旨在确认案件性质、查明死亡原因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轻重伤定、成伤机制鉴定、伤残评定、酒精含量检验、车辆安全性能检验、事故车辆机械故障鉴定以及痕迹鉴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均具有重要
-
一、道路交通事故车物损失价格鉴定的工作程序
道路交通事故车物损失价格鉴定的详细工作程序。包括受理交通事故、车物勘估、价格鉴定书的确认和发放以及鉴定结论的确认和重新鉴定等环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车辆损失的评估准则,包括车辆损失、财物损失、道路设施及建筑物损坏的评估鉴定方法和具体评估准则。
-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
伤残判定不公平的解决办法
-
交通事故不起诉是否需要进行伤残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