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认为,此案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而是因为缺陷设施引起的侵权诉讼。如果护栏不存在缺陷,杜某、张某就不会受到如此严重的损害,也就是说他们的后果不一定是全部死亡。既然护栏存在缺陷,护栏管理人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根据交通部《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的规定,护栏应具备防撞性能。一般应采用圆头形状或地锚式设计。护栏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阻止摩托车、自行车等进入护栏内,并尽量减少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在中央分隔带上设置护栏时,护栏的起点和终点应进行端头封闭处理,以有效吸收碰撞能量,避免端梁在失控车辆撞击时穿刺车体,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然而,在事发路段的跨线桥上,护栏的中央分隔带端头未进行封闭处理,护栏内侧立柱缺少帽盖,立柱错误地设置成两个两侧通行的标志。这些缺陷和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当失控车辆撞击时,会加重损害后果。在此次事故中,护栏的端头成为夺走杜某和张某宝贵生命的陷阱。因此,可以证明护栏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在事故发生时对损害后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该规定将改善公路技术状况、及时修复、纠正、完善公路设施的缺陷都确定为公路管理部门的法定义务。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建筑物、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时,其所有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除非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该条规定了物件致害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的规定,对于因维护、管理瑕疵导致道路、桥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构筑物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形,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由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责任,除非能够证明没有过错。在本案中,杜某和张某的死亡与被告公路管理站未履行管理、维修等法定义务有一定关系,导致护栏的防撞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至少增加了损害的程度。因此,公路管理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原则。机动车一方需承担严格责任,但在符合法定条件时,责任可减轻。损失若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机动车一方可完全免除责任。
逆行驾驶与闯红灯引发的交通事故责任承担问题。一般情况下,逆行驾驶一方承担主要责任,而闯红灯一方承担次要责任。逆行驾驶的罚款为200元,并且会扣除驾照分数。具体责任及处罚由交警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认定。
交通事故责任人逃逸后的处理措施。逃逸者会被交通管理部门查缉,并启动查缉预案和布控系统。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制定查缉预案,组织专门力量处理案件,并通过协查通报和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助查缉逃逸车辆或提供线索。同时成立领导小组和督察办公室来指挥、指导专项
吴某因酒后无证驾驶无号牌轻便二轮摩托车与一辆轿车相撞致死。死者家属要求赔偿70多万元的各类损失。法院判决轿车驾驶员在无责任赔偿限额内赔偿1.2万元给死者家属。事故发生时,吴某醉酒后无证驾驶摩托车,摩托车失控与轿车相撞,导致吴某受伤后死亡。警方认定吴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