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于12月8日决定修改工伤保险条例。此次修改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扩大了工伤认定的范围。根据现行条例,仅有机动车事故可以被认定为工伤。而新的修改草案规定,除了机动车事故外,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也应当被认定为工伤。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提高。根据现行条例,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而修改草案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将调整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此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也有所增加,根据伤残级别增加1至3个月的职工本人工资。
除了上述两大变化,还有其他一些变化值得关注。首先,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得到了扩大。除了现行规定的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也应当参加工伤保险。其次,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得到了简化。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认定决定,并明确了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此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项目也得到了增加,对未参保单位的处罚力度加大,加强了对未参保用人单位工伤职工的权益保障。最后,电瓶车事故和地铁事故伤害也首次写入工伤保险条例。
对于这次修改草案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即“上下班途中的事故”不再仅限于“机动车”事故,而是包括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熙典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敏表示,这一变化解决了许多案件中的争议。根据现行规定,工伤部门通常将“机动车”定义为汽车,而近年来,电瓶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据了整个交通事故总量的60%左右。因此,如果不将电瓶车事故纳入工伤认定范围,将会对许多人造成不公平。
上下班途中骑电动车自行摔倒是否构成工伤认定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骑自行车摔倒属于交通事故,符合工伤认定的条件,应认定为工伤。立法本意是为了保障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能及时得到救治和补偿。如有复杂情况,建议咨询律师
轮休期间发生车祸是否算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而自行骑摩托车摔伤等情况则不符合工伤认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其他视同工伤的情况以及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形。
在工作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条例,工作期间、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且非本人主要责任,可认定为工伤。此外,条例还规定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和视同工伤的情形,但也列出了不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如职工故意犯罪、醉酒或吸
被车撞了且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况下的赔偿问题。赔偿包括工伤补偿和交通事故赔偿两方面,工伤补偿涵盖医疗费用、工资待遇和伤残补助金等,交通事故赔偿则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和伤残赔偿金等。具体赔偿金额需根据受伤程度、个人工资水平和事故责任等多重因素综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