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出了责任认定书算结案了吗
时间:2024-06-18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由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后出具的。如果因交通事故赔偿问题产生纠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就可以作为证据,那么交警出了责任认定书算结案了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各位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法律效力和结案条件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法律效力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并不代表结案,交警在出具认定书后,必须告知当事人有提出异议的权利。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没有异议,并且按照认定书的内容进行赔偿,那么该案件可以视为结案。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内容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 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
-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
- 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 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 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应当由办案民警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认定书应当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调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和期限。
三、民事诉讼结案的证明
民事诉讼结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证明:
- 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全部执行完毕,包括被执行人在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间内自觉履行了义务并承担了迟延履行的责任,以及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用强制力强制被执行人实现了义务和迟延责任。当生效文书确定的内容全部执行完毕后,执行目的已经达到,此时应当结案。
- 裁定终结执行。如果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执行程序无法或无需继续进行,人民法院应当结束执行程序。
- 裁定不予执行。对于仲裁机构的裁决,如果被申请人主张存在法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如果确实存在该情形,应当裁定不予执行。一旦人民法院下达该裁定,原仲裁裁决失去效力,当事人必须重新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这种情况下,执行失去依据,人民法院应当结束执行程序。
- 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已履行完毕。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达成有效执行和解协议,并已经履行完毕,人民法院应当尊重双方的意愿,承认该和解协议。然而,人民法院要结案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即该和解协议必须履行完毕。如果一方当事人翻悔,不履行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但是在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恢复执行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和解协议有效且履行完毕,人民法院才能结束执行程序。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事故认定书的开具和理赔流程
事故认定书的开具及理赔流程。理赔需交警部门出具结案文书并准备相关证件及材料。三者车事故需提供事故责任认定书和修车发票。本车事故需提供修车发票并交回残值。对方不配合理赔可起诉。交通事故人伤出院后的赔付流程包括报案、定损、理赔等步骤,对受害人增开药物问题
-
交通事故起诉材料清单
交通事故起诉所需的材料清单。诉状书写要求严格,需提交原件并注明身份。起诉前提为交警部门已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需要提供当事人身份证明、肇事车辆和受损车辆关系证明等。必须提交的立案证据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等,还需提供伤残鉴定书等可提交的证据。
-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
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和创制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主体、过程、对象、内容和性质的特定性。创制新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具体行政行为的重要标志。然而,交通事故认定书并不创制新的权利义务关系,仅提供责任划分的建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具
-
肇事者撞人后是否需要去医院陪护?
肇事者撞人后是否需要去医院照顾的问题。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以及具体伤情,肇事者不一定需要前往医院照顾伤者。此外,肇事者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定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多项费用,而护理费的计算方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概述
-
两个人合伙开公司股权怎么分配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