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拒收交通事故认定书的送达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事故处理机关单方面作出的行为,不需要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当事人拒收认定书,并不意味着事故处理机关没有送交。只要事故处理机关对拒收认定书的行为记录在案,即视为送达。也就是说,当事人拒收交通事故认定书,并不影响公安机关的送达。从另一个方面看,即使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也应当接收,这样可以对持有异议的交通事故认定书进行认真审读,仔细研判,以便从中找出具体的错误之处。按照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可以自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后者在受理后需在30日内做出复核结论。当然,当事人收到有异议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与交通事故有关的争议。
因此,即使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也绝不可拒收。只有认真签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送达的事故认定书,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送达和签收
送交方式一般是直接送达,这种送达方式必须由当事人在送达凭证上签收。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凭证只是当事人签收的一种法律手续,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不会受任何的影响,这与本人是否同意责任认定无关。如果当事人拒绝在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凭证上签字,送达人可以让在场人(见证人)签字,视为送达,即使无见证人,只要在凭证上注明有关情况即视为送达。
如果对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可以在事故认定书上注明“不同意”字样,以证明不同意事故认定书所认定的事实或者责任,然后领取事故认定书,在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根据现场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证据而非行政行为,不可通过行政程序推翻。当事人若对认定书有异议,可通过提供新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由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机和内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勘验现场后的特定时间内制作认定书,包括一般事故、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和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认定书应包含事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事故基本事实、证据及原因分析和责任判断等。
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指出在回答问题时需认真准确,特别是在面对模糊问题时需要引起注意。同时强调了现场勘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审查认定书内容和请求法院进行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明效力问题。虽然公安机关负责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并出具认定书,但该认定书不具有法定证据地位,对检、法两院没有强制约束力。在刑事诉讼实践中,认定书可能误导办案人员,影响案件实质性审查。因此,建议取消移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