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道交法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详细记载以下基本情况: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准确记录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包括但不限于:
交通事故认定书还应当明确指出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责任或者意外情况。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加盖专用章,并分别送达当事人。同时,当事人还应被告知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期限以及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公安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不仅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也是当事人在民事损害赔偿案件中提交的重要证据。与以往不同的是,认定书的名称中取消了“责任”两字。这是为了避免混淆,因为事故认定中的责任与民事赔偿中的责任或刑事、行政责任并非同一概念。取消这两个字后,更加明确了认定书的性质,即作为一种证据。
认定书作为证据之一,其性质决定了它不具备行政可诉性,也就是说,对认定书的结论不满意的当事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案件时,应当对认定书进行审查,就像对其他证据进行审查一样。如果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认定书的结论,法院无需重新认定即可不予采信。因此,认定书与鉴定结论是不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根据现场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证据而非行政行为,不可通过行政程序推翻。当事人若对认定书有异议,可通过提供新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由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我国的法律影响。该认定书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依据,制作程序严格规定,内容包括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以及事故证据、形成原因、责任和意外原因等。同时,对制作主体资格、制作时间、制作形式和送达程序都有严格的审查要求。
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和创制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主体、过程、对象、内容和性质的特定性。创制新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具体行政行为的重要标志。然而,交通事故认定书并不创制新的权利义务关系,仅提供责任划分的建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具
郑州市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认定与处理过程。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责任方被认定全责。事故涉及车辆实际车主与登记车主不一致,事故发生后,被告仅支付部分丧葬费用,未进行其他赔偿。被害人家属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律师通过多次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被告赔偿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