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上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请求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当事人未能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一方不履行,那么双方都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需要明确的是,公安交管部门的调解赔偿并非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必要步骤,也不是诉讼的前置程序。调解协议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其履行依赖于双方的自觉。如果其中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五十四条和第二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包括: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以及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但是,这里的调解书指的是由人民法院制作的生效调解书,不包括公安交管部门的调解书。
基于以上规定,如果对方反悔并起诉至人民法院,当事人可以将交通事故调解书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并由法院依法进行审理。
交通事故中脸部受伤的赔偿标准,包括没有构成残疾和构成残疾两种情况下的赔偿内容。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赔偿的诉讼程序,包括一审和二审的具体步骤。赔偿内容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多个方面。如果双方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执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的法律要求。当事人提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时,需递交起诉状并经过法院审查受理。之后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包括发送起诉状、被告提交答辩状等。接着是开庭审理阶段,包括通知诉讼参与人、核对身份、宣布纪律等。法庭调查与辩论后,法院会进行调解或
同一交通事故受害方的共同诉讼和交通事故受害方的赔偿方式。共同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合并审理,形成共同诉讼,其中一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可能产生效力,视具体情况而定。赔偿方式包括协商解决、调解程序和诉讼程序三种途径。根据不同情况,当事人可以选择
交通事故伤残重新评定的程序及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对伤残评定结果不服的,可在接到评定书后15日内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重新评定。调解过程需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主持下进行,并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包括调解次数、参与人员、替换和中断情况、调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