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上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请求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当事人未能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一方不履行,那么双方都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需要明确的是,公安交管部门的调解赔偿并非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必要步骤,也不是诉讼的前置程序。调解协议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其履行依赖于双方的自觉。如果其中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五十四条和第二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包括: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以及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但是,这里的调解书指的是由人民法院制作的生效调解书,不包括公安交管部门的调解书。
基于以上规定,如果对方反悔并起诉至人民法院,当事人可以将交通事故调解书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并由法院依法进行审理。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必要性及其在调解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介绍了调解书应包含的内容,如依据、基本事实、损失情况、损害赔偿项目和数额等。同时,文章还详述了交通事故认定中的时间、地点、当事人身份和联系方式以及机动车牌号和保险凭证号的确认方法。最后介绍了交通肇事赔
交通事故民事诉讼的流程。当事人提起诉讼后,法院将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之后,法院会进行审理前准备,并通知诉讼参与人开庭。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可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据等。法庭还会进行辩论,并最终作出判决。如有可能,法庭会进行调解。整个一审程序应
同一交通事故受害方的共同诉讼和交通事故受害方的赔偿方式。共同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合并审理,形成共同诉讼,其中一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可能产生效力,视具体情况而定。赔偿方式包括协商解决、调解程序和诉讼程序三种途径。根据不同情况,当事人可以选择
交通事故案件的一般处理程序。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产生争议时,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请求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通事故的赔偿方式包括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赔偿和按过错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受害者可以获得包括医疗费用、残疾赔偿金、丧葬费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