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 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3) 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 原告的确定:当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时,受害者本人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发生死亡事故时,死者的法定继承人(包括被扶养人)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交通事故造成物损时,该物所有人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被告的确定: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应将车辆所有人(即车主)作为被告,而不仅仅告司机,不告车辆所有人(即车主);发生客伤事故时,承运人应作为被告。
(1) 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责任无法认定的决定。如果对公安机关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还应提交上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书》。
(2) 公安机关作出的该事故不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章行为造成的结论。
(3) 双方经公安机关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调解书生效后另一方未履行的,应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
(4) 双方未达成协议经公安机关调解的,应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终结书。此外,当事人还应提交以下证据:
(1) 交通事故造成伤残的,应提交《伤残鉴定报告》;如果在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时未进行伤残鉴定,应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要求进行伤残鉴定,并根据鉴定等级要求对方赔偿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2) 交通事故造成残疾并需要配制补偿功能器具的,应提交医院的证明,根据医院证明按照普及器具来计算残疾用具费。
(3) 需要鉴定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的,应提交书面申请,要求人民法院进行“三费”鉴定,并根据鉴定报告要求对方支付误工费、护理费和营养费。
(4) 医疗费的凭据,即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的证明。
(5) 处理交通事故的交通费、住宿费等凭据,包括亲属参与处理交通事故的交通费、住宿费的折凭据和误工费证明。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程序。在发生纠纷时,受害人可以委托律师提起诉讼。程序包括诉前准备(可选的财产保全)、提交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至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审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开庭审理阶段、判决和裁定阶段以及强制执行申请阶段。整个流程旨在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并
一起交通事故引发诉讼期间当事人死亡的处理方式。当事人章某因交通事故导致脑损伤并引发赔偿诉讼,一审期间在家中去世。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经过重新审理,法院认定章某的死亡与交通事故存在因果关系,判决保险公司和王某向章某家属支付相应赔偿款。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刑事诉讼中的定位和作用。指出其不属于法定证据,不具有证明效力,且对检、法两院无约束力,易产生误导效应。文章还指出公安机关形成的移送审查起诉意见书已包含其实质内容,无需以证据形式重复移送。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办案流程,包括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立案破案、侦查终结等环节。在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载明事故基本事实、成因及当事人责任,它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办案人员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时,必须准确掌握立案标准,区分是否适用一般事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