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标的额偏小,参与者范围太窄。
根据规定,我区只受理标的额在30万以下的国有资产处置。然而,实际情况显示,绝大部分标的额仅为5万以下的小标的,因此外地竞标者不愿参与,而本地竞标者多为从事废品收购的相对固定人群。
2. 对拍卖公司约束无力。
目前的拍卖公司由各单位自行选定,而拍卖公司的年审、资格审定工作由市直部门负责。由于我区对拍卖公司的约束力不强,难以限制拍卖公司的不规范行为。
3. 对围标、窜标行为的取证困难。
在调研过程中,普遍反映围标、窜标行为较为突出,但取证困难甚至无法取证,导致对这类现象难以处罚。
4. 某些拍卖形式上不够规范。
首先,评估价未予保密。评估价是作为产权所有人与监管机关掌握的处置物的最低价参考,且受主观影响较大,与物品的使用价值有时会有较大差距。因此,评估价不应公开,应由市场最终决定物品价格。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很多单位为省事、图方便,将评估过程全程交由拍卖公司处理,导致标的物评估价泄密。
其次,公开喊价的方式不是最合适。由于我区待处理物品价值较低,参与竞买者不多且多为固定的废品收购商,公开喊价容易产生观望、听价停滞,甚至语言、眼色威胁等状况。
最后,报名环节难以控制,报名竞买信息易泄漏,造成串标。
1. 不应否定拍卖的意义。
尽管目前的拍卖中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拍卖的效果,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拍卖本身的问题。相比其他方式,拍卖更具公开性、公平性和合理性。可以明确地说,在国有资产处置中不采取公开拍卖的形式可能会导致更多问题和隐患,在各地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2. 拍卖方式应不断创新完善。
任何一种监督方式都有局限性和适应性,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对拍卖的形式和程序也应根据新情况不断地创新完善。只要不违反法律禁止,任何有效的创新都应该鼓励尝试。
如何申请购买法院拍卖房产的程序和过户费用。首先,需要委托拍卖行进行拍卖,经过评估确定拍卖低价,并确定拍卖日期和公告。购房者需提交相关证明和竞买保证金,成功竞买后需立即缴纳房款,并由拍卖行提供房产产权转移证明。其次,过户费用由买家承担,包括税费和其他费
法院处理拍卖房产流拍的方式。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院进行三次拍卖后,若仍无人竞买或出价低于保留价,房屋将退还给被执行人。拍卖房产的条件包括至少两个买主、不断变动的价格和公开竞争的行为。
电子拍卖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电子拍卖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商品,避免了传统拍卖中实物的移动,竞拍方可以网上竞拍。电子拍卖与其他应用如电子签约和电子支付相结合。电子拍卖系统具有竞拍者匿名性、不可抵赖性、公开验证性等特点,并且具有拍卖效率高的优势。在互联网上
拍卖标的物的法律规定。其中,禁止拍卖的物品如国家自然资源等不得进行拍卖;限制拍卖的物品包括房地产、国有土地使用权、文物和国有资产等,其拍卖需依法进行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国家限制流通的物品依法只能在特定主体间进行买卖或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