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卖会召开之前,法院应当根据评估价格确定拍卖保留价,并告知拍卖机构。拍卖保留价应等于或低于评估价,不能超出评估价。拍卖保留价是拍卖成交的最低价限制,拍卖的最高应价低于保留价的情况下,不得成交。如果第一次拍卖没有人竞买,法院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再次拍卖的保留价。
对于拍卖机构的选定,应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和最高院作出的统一由法院技术处委托的规定办理。拍卖上市公司的股份,应严格按照《若干规定》的规定办理。法院不应依职权选定拍卖机构。法院拍卖其他财产,首先应采取当事人主义。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法院再依职权选定拍卖机构。
拍卖机构接受法院委托后,将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进行拍卖公告和拍卖展示。对于拍卖方案、拍卖公告等重大事项,拍卖机构应征求法院的意见,并获得法院的同意和积极配合。
在举行拍卖会时,法院一般应派员到场监拍,并将拍卖情况记入笔录。拍卖机构也可以邀请公证员到场进行公证。如果拍卖成交,拍卖机构应与买受人签订成交确认书,并即时完成钱物交付,或按合同的约定分期付款。如果竞买人选择分期付款,需要得到法院的同意。
对于拍卖结果,法院应依法进行审查。如果审查发现拍卖机构与竞买人之间或者竞买人相互之间恶意串通,并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情况,将依法裁定拍卖无效。如果审查未发现上述情形,法院应确认拍卖结果。拍卖结果确认后,法院应配合拍卖机构将拍卖标的交付给买受人。如果拍卖标的是动产,由拍卖机构直接交付给买受人。
保全财产的拍卖程序及相关条件。法院根据规定对被执行人的保全财产进行拍卖,同时拍卖标的的房地产需符合一定条件,包括不得买卖转让的房地产、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以及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等。拍卖过程中,法院会委托拍卖机构并对其进行监
无形资产拍卖的五个要素,包括垄断性、稀缺性、获利性、保留价和买方市场。垄断性和稀缺性影响无形资产的市场竞争力,获利性是竞买人的重要动机之一。合理制定保留价并进行买方市场调查对拍卖成功至关重要。
拍卖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点。拍卖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调整在拍卖当事人之间形成的特殊法律关系,其特点包括基于合同性、相对复杂性和以拍卖人的权利义务为核心。拍卖法律关系涉及委托人与拍卖人、拍卖人与买受人之间的多种关系,是一种相对复杂的交易方式。
拍卖中加价幅度、成交价和佣金的定义与解释。加价幅度是拍卖师要求的每次竞价加价额,可以以单位基础或总价基础加价;成交价是拍卖师落槌决定售予买受人的价格;佣金是拍卖公司向委托人和买受人收取的服务费用。拍卖特点包括必须有多个买主、价格不断变动和公开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