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大司法拍卖方式改革力度,重点推行网络司法拍卖模式。随后,于2015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法院开展司法拍卖应全面推行网上拍卖方式。
据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督导室主任何东宁介绍,自2015年9月起,最高人民法院开始在全国法院系统内广泛征求意见,就相关司法解释进行论证。经过多次修改,征求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意见后,已进入报批程序。
2012年6月26日,淘宝司法拍卖平台正式上线,成为我国首个也是目前最大的司法网拍平台。截至2017年2月,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超过1200家法院入驻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累计进行网拍超过19万次,成功处置标的物总金额约1200亿元。仅2015年一年,淘宝拍卖为法院节省佣金超20亿元。
根据浙江省高院司法鉴定处处长饶文军介绍,近几年的实践情况表明,网络司法拍卖不仅成交率和溢价率双双提高,还将传统司法拍卖平均6个月的资产处置周期大幅缩短至平均2至3个月。
江苏省高院副院长褚红军表示,经过司法网络拍卖的标的物,即使未能拍卖成交,绝大多数也能通过询价、变卖、以物抵债等方式进行处置,因无法处置而退回被执行人的比例不足5%。
除了司法领域,行政机关也开始重视利用网络拍卖平台处置资产。在海关拍卖罚没资产、政府拍卖公车等领域均有不俗表现。
经过3年多的探索,网络司法拍卖迫切需要明确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将以问题为导向,规范网络司法拍卖行为,解决拍卖中各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并在权利救济、责任承担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卫东透露,全国拍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网络拍卖国家标准,预计将于今年7月正式发布。
保全财产的拍卖程序及相关条件。法院根据规定对被执行人的保全财产进行拍卖,同时拍卖标的的房地产需符合一定条件,包括不得买卖转让的房地产、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以及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等。拍卖过程中,法院会委托拍卖机构并对其进行监
拍卖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点。拍卖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调整在拍卖当事人之间形成的特殊法律关系,其特点包括基于合同性、相对复杂性和以拍卖人的权利义务为核心。拍卖法律关系涉及委托人与拍卖人、拍卖人与买受人之间的多种关系,是一种相对复杂的交易方式。
法院公示和拍卖程序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法院网站应提供公示和公告功能,拍卖信息也会在当地报纸等媒体上公告。在拍卖前需进行价格评估,评估结果需及时送达给执行双方当事人。法院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强制拍卖或允许被执行人自行变卖财产。确定拍卖机构时需遵循相关
委托拍卖合同及其相关文件的详细内容,包括委托人的资料、标的物资料、拍卖公告、竞买登记记录、拍卖规则、拍卖笔录、成交确认书以及移交标的物的资料等。文章还介绍了拍卖资料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要求,包括存档时限、检索方式等,强调企业应建立主要拍卖数据库以实现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