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标过程中,投标单位应考虑投标的标段数量和选择。投标单位应尽可能多投标段,以提高中标率。投标数量过少会限制投标操作的灵活性,降低中标率;而投标数量过多则会导致标书编制任务繁重,影响标书质量,同时还增加了费用开支。在选择标段时,应考虑与单位施工强项相吻合的工程施工内容,并兼顾标段大小和施工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到工地现场查看后再做决定。此外,还应注意避开实力较强的竞争对手。
编制投标书是投标工作的主要内容。在购买标书后,投标单位应尽快阅读和研究招标文件,并列出需要业主解答的问题和需要在工地现场调查了解的项目清单。工地现场调查的内容包括地貌地形情况、气候水文情况、交通状况、料源分布、材料价格和运输距离、电源水源情况、通信条件、物价消费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等。在现场考察后,应制定编标计划,明确人员分工,确保编标过程按计划进行。投标书的主要内容是工程预算标价和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预算时,应注意采用正确的定额,考虑价格浮动因素,以业主给定的工程量清单为准,列计其他项目费用,并进行复核审查。此外,还应注意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统一。
投标最终报价是以标书编制的预算价为基础,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进行修订的报价。投标最终报价一般占整个投标书分值的60%-70%,对是否中标产生直接影响。根据不同的招标工程报价类型,可以采用合理标报价、复合标报价或低价标报价。在确定最终报价时,除了根据预算进行分析考虑外,还应注意同一工程项目投有多个标段时各标段的报价差距,分析竞争对手的投标报价,并以偏低不偏高的原则确定最终报价。
标书的理想特质和相关法律知识。标书应具备适当的标购方式、明确的规格、具体明确的条款、清晰的投标须知和合约标准条款、合理的标单格式和有效的发标程序。此外,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关于投标人的定义、资格条件、投标文件编制、提交、补充修改和撤
投标人在参与投标过程中应注意的要求和条件。包括资质要求、工期、签字章印、格式、表述一致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报价适应性等方面。投标报价要合理具备竞争性,同时投标文件应经过多人核对,确保完整、规范、语言严密。最后,投标文件的递交必须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完成,否
擅自转包行为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一些中标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未经招标人同意将项目转包,导致二手承包商在工程成本中获取利润,进而偷工减料、质量粗糙。同时,项目经理私下转包行为更具隐藏性,人们容易忽视。还有企业不按规定履行转包、分包手续,私自转包主体和关键性
承包商索赔的程序。当业主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时,承包商有权索赔。索赔程序包括发出索赔意向通知、提交索赔报告和相关资料,业主方需在规定时间内答复。若业主方未答复或补充材料,则视为认可索赔。同时,也介绍了业主向承包商索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