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投标保证金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根据法律规定,投标保证金的限额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依法组建,负责评标工作。
评标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招标人的代表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评标委员会的专家应当具备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满八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专家名单由招标人从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提供的专家名册或招标代理机构的专家库中确定。
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得进入相关项目的评标委员会,已经进入的应当更换。
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评标过程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评标委员会有权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说明,但澄清或说明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如果招标文件设有标底,评标委员会应当参考标底。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对于国务院对特定招标项目的评标有特别规定的情况,应按照其规定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中标人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如果评标委员会认为所有投标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可以否决所有投标。如果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所有投标被否决,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招标人在确定中标人之前,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其他好处。
评标委员会成员和参与评标的工作人员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敲诈勒索罪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指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提供借款或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而串通投标罪则是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或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侵犯客体、行为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串通投标罪属于共同犯罪而非集体犯罪。串通投标行为需要两个以上主体实施,如果是单位之间的串通投标则构成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串通投标行为的表现。
投标保证金缴纳截止时间的规定以及退还的相关事宜。相关规定提到,投标保证金的缴纳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可以提前递交但需合理,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示。关于退还方面,招标人在招标活动结束后应及时返还,除非投标人存在违规行为。不同类型的招标项目对于投标保证金
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境内投标单位,以现金或者支票形式提交的投标保证金应当从其基本账户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