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文件中经常出现的投标保证金和投标担保是两个常见的术语。虽然它们在名称上相似,但实际上存在着一些区别。
首先,投标担保的范畴更广,包括了投标过程中所有使用的担保方式,如投标保函和投标保证金等。而投标保证金的范畴相对较小,仅指投标过程中保证的金额。可以说,投标担保是投标保证金的一种形式。
其次,投标担保和投标保证金的基础不同。担保是一个法律术语,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这一专门性法律。该法律规定了担保的形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等。而投标保证金只是保证的一种形式,同样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担保和保证是专有名词,而保证金则是保证的衍生名词。
此外,投标担保和投标保证金出现的文件也有所不同。投标担保是一个行业内常用的术语,在一些部门规章和建设部施工招标示范文本、交通部公路施工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北京市勘察招标文件示范文本中都可以看到这个词语的使用。而投标保证金则出现在专业代理公司或开发公司自行编制的招标文件以及部门规章中。具体来说,下面这些文件对二者的描述如下:
投标担保出现的文件:
1.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招标人可以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担保。投标担保可以采用投标保函或者投标保证金的方式。投标保证金可以使用支票、银行汇票等,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2%,最高不得超过50万元。
2. 《关于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推行工程建设合同担保的若干规定》第十八条规定:投标担保可采用银行保函、专业担保公司的保证,或定金(保证金)担保方式,具体方式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规定。
投标保证金出现的文件:
1.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标人可以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可以是现金、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
综上所述,投标担保和投标保证金应当分开使用。如果招标人仅想要使用投标保证金,可以明确写明投标保证金。如果金额较大,也可以阻止一部分投标人进行投标,为操作留下空间。如果使用投标担保,则应该接受各种形式的担保,包括投标保函和投标保证金。
投标保证金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标书的理想特质和相关法律知识。标书应具备适当的标购方式、明确的规格、具体明确的条款、清晰的投标须知和合约标准条款、合理的标单格式和有效的发标程序。此外,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关于投标人的定义、资格条件、投标文件编制、提交、补充修改和撤
投标人在参与投标过程中应注意的要求和条件。包括资质要求、工期、签字章印、格式、表述一致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报价适应性等方面。投标报价要合理具备竞争性,同时投标文件应经过多人核对,确保完整、规范、语言严密。最后,投标文件的递交必须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完成,否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关行政拘留的暂缓执行规定。被处罚人若对行政拘留决定不服,可向公安机关申请暂缓执行,并进行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公安机关在认为暂缓执行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时,可要求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同时,文章还涉及取保候审制度和强制隔离戒毒的
反担保的概念及其在事故车保全中的应用。反担保是保障担保人追偿权的实现而设定的担保,常用于交通事故纠纷中的财产保全。提供保证金是反担保措施之一,但法院在保证金退还方面的行为可能侵害当事人权益。反担保成立的条件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留置和定金不能作为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