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投标人需要确保投标文件能够在招标截止日期之前按照招标人指定的地点进行送达,而不是仅以邮戳为准。如果投标文件在截止日期之后送达,即已经超过了招标有效期,招标人应当将其原封退回,不得将其纳入开标阶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评标工作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
对于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相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应为五人以上且为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评标委员会的专家成员应当具备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满八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同等专业水平。专家成员的确定应当依据招标人从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专家名册或者招标代理机构的专家库中的相关专业专家名单进行。对于一般招标项目,可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专家成员,而特殊招标项目则可以由招标人直接确定。
与投标人存在利害关系的人不得进入相关项目的评标委员会,如果已经进入的人员应当更换。
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评标工作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或者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说明。然而,这种澄清或者说明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根据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委员会应当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如果招标文件中设有标底,评标委员会应当参考标底进行评审。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符合条件的中标候选人。
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如果国务院对特定招标项目的评标有特别规定,应当遵循这些规定。
敲诈勒索罪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指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提供借款或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而串通投标罪则是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或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侵犯客体、行为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招标与投标过程中的法律要求和条件。招标方需明确所有采购要求和条件,而投标方必须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写投标文件,对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投标文件的处理包括废标认定、重大偏差的认定、投标文件的修改和撤消、投标有效期、投标截止时间和送达要求等。投标人在整
拆迁过程中法律文书的送达问题。法律要求执法人员将文书送达给本人,如本人不在,可送达给成年家属或企业法定代表人。若拆迁户拒绝签收,可通过基层组织见证、拍照录像、公告送达等方式处理。收到后需仔细阅读并理解文书内容,填写日期时需特别注意。不签署并不意味着不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串通投标罪属于共同犯罪而非集体犯罪。串通投标行为需要两个以上主体实施,如果是单位之间的串通投标则构成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串通投标行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