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平、公正
(2)依法评标
(3)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评标:只要招标文件未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前后矛盾的规定,就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及其附件、修改纪要、答疑纪要进行评审。
(4)合理、科学、择优
(5)对未提供证明资料的评审原则:凡投标人未提供的证明材料(包括资质证书、业绩证明、职业资格或证书等),若属于招标文件强制性要求的,评委均不予确认,应否决其投标;若属于分值评审法或价分比法的评审因素,则不计分,投标人不得进行补正。
(6)做有利于投标人的评审:若招标文件表述不够明确,应做出对投标人有利的评审,但这种评审结论不应导致对招标人的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的损害。
(7)反不正当竞争:评审中应严防串标、挂靠围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若无法当场确认,那么事后可向监管部门报告。
(8)记名表决:一旦评审出现分歧,则应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式,表决时必须署名,但应保密,即不应让投标人知道谁投赞成票、谁投反对票。
(9)保密原则:评委必须对投标文件的内容、评审的讨论细节进行保密。[1]
招标与投标过程中的法律要求和条件。招标方需明确所有采购要求和条件,而投标方必须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写投标文件,对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投标文件的处理包括废标认定、重大偏差的认定、投标文件的修改和撤消、投标有效期、投标截止时间和送达要求等。投标人在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关于评标专家的补抽情况。包括专家与投标人的特定关系、无法参加评标、同一工程中的专家数量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补抽等要求。法律还规定了评标委员会的组建和成员要求、评标专家的资格要求以及评标过程的保密和公正等方面的内容。
行政处理个别评标专家倾向性意见的问题。在评标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倾向性意见,行政监督部门应要求专家阐述依据和理由。如无法合理阐述,则视为无效。根据情况轻重,可给予相应处理措施,严重者可取消其评标资格。文章还介绍了评标委员会的职责和评标流程,包括成员组成
开标时间与投标截止时间的一致性要求及其重要性。规定开标时间与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为同一时间,旨在防止招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开标是招标投标活动中的法定流程,应当公开进行,以确保透明度、公平性和保护投标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