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垄断是指限定他人购买其自己的或者其指定的其他经营者的商品(包括服务)的行为。其情形有多种多样:
行业垄断者可以限制他人购买其指定的商品,或者购买其自己的商品。
行业垄断者可以通过检验商品质量、性能等方式,或者拒绝、拖延提供服务、滥用收费等手段,阻碍他人购买、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商品。
一些行业垄断者与行政机关或公用企业等相互串通,借助他人的优势地位实施限制竞争行为。
行业垄断者可以利用交叉补贴等手段排挤其他经营者,破坏公平竞争。
行业垄断对社会发展是有害的,它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市场效率。
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在保护的利益对象、排斥竞争的对象以及实施者等方面存在以下区别:
行业垄断保护的是特定行业或部门的利益,而地区垄断保护的是特定地区的利益。
行业垄断排斥的是不同行业或部门之间的竞争,包括同一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而地区垄断排斥的是不同地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
行业垄断的实施者主要是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而地区垄断的实施者主要是政府。
为了完善反垄断基本原则,以下方法可以被采用:
国家应在除军事与国家安全等关系重大国计民生的战略领域之外的所有生产与服务领域,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全面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使行政垄断在竞争中消除。这样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的管理、技术、质量与效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
制定法律与法规来约束行业与部门的经营体制、决策、采购、服务、定价及内部分配等各种经营行为,并便于监管。通过税收等手段解决垄断特权所产生的非风险性和非付出性的企业收益和个人收入。成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与独立性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负责根据权威的社会情民意调查机构和新闻媒体所反映的现象确定立案调查和处理违规垄断行为。优先解决广大群众所反映的有关垄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并接受社会监督。其中,规范行为是重点,组织建设是关键,循序渐进是策略,公平监督是途径。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厂商数量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存在差异、进出市场容易以及可以形成产品集团。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均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产品差异使得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可能性。同时,行业内的厂商可以形成多个产品集团,这些团体内部产品差异较小
反垄断机构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程序。首先介绍了调查的启动,包括反垄断执法机构和私人主体都有权启动调查,并对举报的保密措施进行了说明。接着详述了调查过程中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进入场所检查、询问有关人员、查阅复制资料、查扣证据和查询经营者账
《反价格垄断规定》中的价格垄断行为定义及其相关规定。价格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使用价格手段排除限制竞争等。还讨论了价格垄断的危害,如导致资源配置失真、损害消费者权益并减少社会福利等。同时,对协同行为的认定及行业协
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及其适用范围,包括价格垄断行为的定义和类型,特殊行业的经营者责任,以及禁止的价格垄断协议等。同时强调了行业协会不得从事排除、限制价格竞争的行为,并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不得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从事价格垄断行为。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