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传销罪需要什么证据来定罪

传销罪需要什么证据来定罪

时间:2025-01-16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032
大家应该都知道传销是危害极大的一个犯罪活动,虽然我国没有传销罪这一个罪名,但是传销这个活动已经涉及范围广,而且传销组织对不少人进行多种渠道骗取财务,这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既然是犯罪,就需要一定的证据来进行证明。那么,传销罪需要什么证据来定罪呢?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吧。

一、传销罪的定义和特征

传销是一种古老的金字塔骗术,后来演变成了网络传销。传销的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销商品的价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二是参与者所获得的收益不是来自合理利润,而是来自其他人加入时所交纳的费用。变相传销活动则以高利润为诱饵,组织者对参与者承诺的利润回报远远高于正常经营活动。

二、举报传销活动的追诉标准和证据搜集

根据传销罪的追诉标准,举报传销活动需要搜集以下四方面的证据:

1. 组织者的身份信息

搜集组织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等。

2. 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数

搜集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数,以确定传销活动的规模。

3. 传销组织中所构造的层级

搜集传销组织中所构造的层级结构,以了解传销活动的组织形式。

4. 骗取财物的数量

搜集骗取财物的数量,以评估传销活动的经济影响。

三、传销罪的法律依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传销罪的法律依据包括:

1. 《刑法》增加的组织领导传销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根据二0一0年五月七日颁布施行的该规定第七十八条,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若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数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将予以立案追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指出有奖销售是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给予购买者额外奖励的行为,目的是促进商品销售。有奖销售的本质在于销售而非有奖,违反本质的行为应受法律禁止。此外,文章介绍了有奖销售的分类,包括附赠式和抽奖式有奖销售。

  • 诈骗罪与非法传销罪的区别

    诈骗罪与非法传销罪的区别。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而非法传销罪则是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或资本运作等经营活动为名,引诱参与者发展他人加入,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两种罪行在定义、构成和处罚上有所不同。

  • 传销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传销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传销活动可以构成共同犯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涉及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根据不同角色在犯罪行为中的责任程度和参与程度来确定相应的刑事责任和处罚。

  •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是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广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分别需要承担不同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承担民事责任等。若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真实信息,则需

  • 商场虚假宣传导致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 直播间虚假宣传违法吗
  • 怎么判定虚假宣传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