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保密性的制度最详细解读

保密性的制度最详细解读

时间:2024-01-09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187

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第11条:保密措施的合理性

第1款

根据《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第11条第1款规定,为了防止信息泄漏,权利人所采取的与其商业价值等具体情况相适应的合理保护措施应被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3款规定的“保密措施”。

第2款

根据《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第11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应考虑涉案信息载体的特性、权利人的保密意愿、保密措施的可识别程度以及他人通过正当方式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来认定权利人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

第3款

根据《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第11条第3款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在正常情况下足以防止涉密信息泄漏的,应认定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一)限定涉密信息的知悉范围,只对必须知悉的相关人员告知其内容;

(二)对涉密信息载体采取加锁等防范措施;

(三)在涉密信息的载体上标有保密标志;

(四)对涉密信息采用密码或者代码等;

(五)签订保密协议;

(六)对涉密的机器、厂房、车间等场所限制来访者或提出保密要求;

(七)确保信息秘密的其他合理措施。

保密措施的合理性的理解

上述规定强调了保密措施与“被保密”信息之间的“适应性”或“合理性”,并明确了考虑保密措施合理性的相关因素。下面从几个角度对该规定进行理解:

(一)该规定要求经营者采取合理保密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信息泄漏。经营者在采取保密措施时应明知为什么采取该措施,即在主观上具有对有关信息作为商业秘密保护的意愿。

(二)要求经营者采取的保密措施要与其信息的商业价值等具体情况相适应。对于某些信息来说,采取成本高昂的保密措施可能不适当;而对于构成经营者核心竞争力、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信息,无论采取多严格的保密措施都不为过,只要能保证正常经营活动的进行。

(三)针对经营者采取的具体保密措施,需要考虑信息载体的特性,即不同载体应采取不同的保密措施,根据具体情况量身定制,而非一概而论。

(四)保密措施应被负有保密义务的主体所识别,负有保密义务的人不能识别经营者的保密措施,说明经营者未将信息视为商业秘密对待。

(五)保密措施的设立应达到阻止他人通过正当方式轻易获取同样信息的最低程度。

(六)第3款列明的7种保密措施存在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即“在正常情况下足以防止涉密信息泄漏的”。经营者仅采取这7种措施是不够的,还需要确保这些措施在正常情况下能够防止涉密信息泄漏。这些情形是单独成立的“保密措施”,并非要求同时具备这些保密措施。

(七)从第3款列明的保密措施来看,司法解释并未对保密措施的合理性提出过高要求,有的甚至只是象征性的措施,比如“在涉密信息的载体上标有保密标志”。因此,当前司法政策对商业秘密保密措施构成要件的要求并不高,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属性的不同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同法律属性、目的、内容、手段以及国家在调整相关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旨在创造合法竞争的市场环境,主要调整市场构成,防止经济集中和滥用优势。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和保

  •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指出这种行为是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以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为目的的行为。文章从主观目的、客观行为、危害后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不正当低价销售对中小型企业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灾难。

  • 医生商业贿赂怎么量刑

    医生商业贿赂的量刑准则。医生若涉及商业贿赂,依据赃款数量和相关案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附加经济罚金。量刑还会考虑犯罪情节的严重性、自首与立功表现等因素。另外,贿赂警员和其他人员的量刑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而定,若主动交代并配合调查,罪状

  • 报告泄露国家秘密事件违法吗

    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第三十八条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 保守商业秘密协议书有哪些内容
  • 企业如何加强对自身商业秘密的保护
  • 公司注册资金是商业秘密吗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