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判实践中,对于客户名单是否构成商业秘密的认定,我们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客户名单具有新颖性,即不为公众所知悉。新颖性是将客户名单与公有领域公知信息区别开来的特点。客户名单对新颖性的要求很低,只要不是本行业内公众所周知的普通信息,能够与普通信息保持最低限度的不同性的信息都可以构成客户名单。
2.客户名单具有价值性。价值性是指客户名单切实可行,能够用于解决经营过程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客户名单的利用,可以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
3.客户名单具有秘密性,即经权利人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将其客户名单控制起来,成为独占状态,法律才能给予保护。
在客户名单的案件中,涉及到以下证明责任:
1.客户名单权利内容的释明。客户名单权利人应当首先释明客户名单的具体内容,并提供记载有该项信息的载体。
2.原告要证明自己是该客户名单的权利人,通常包括客户名单合法来源的证据。
3.对客户名单的构成要件的举证。原告需要证明客户名单具有新颖性、价值性和秘密性。对于是否为公众所知悉这一否定性事实,举证责任应转移给被告为宜。
4.原告应取证证明被告存在侵权行为,包括证明侵害人使用的客户名单内容与自己的客户名单内容相同或一致,并证明侵害人有获取客户名单的条件,而侵害人不能提供或者拒绝提供其所使用的信息是合法获得或者使用的证据的。
5.被告应当对其客户名单的合法来源承担举证责任。
对于侵害客户名单的行为,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来源不正当的行为,即以盗窃、利诱、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客户名单。
2.来源正当但使用不正当的行为,即违反约定,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客户名单。
3.第三人知道来源不正当而仍作为的行为,即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客户名单。
在认定侵权行为时,需要考虑客户名单与侵权行为信息的相同或一致性,即被告使用的客户信息整体上与原告的客户名单一致,则可以认定存在侵犯商业秘密的基础。
甲乙双方关于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关于保密及竞业限制的相关条款。明确了秘密信息的定义,包括甲方未公开的商业秘密、技术信息和财务信息等。乙方需严格保守这些秘密信息,违反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保密期限自协议签署之日起至双方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后一定年限内有效。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同法律属性、目的、内容、手段以及国家在调整相关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旨在创造合法竞争的市场环境,主要调整市场构成,防止经济集中和滥用优势。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和保
劳务协议的详细内容。协议包括期限、劳务内容、方式、适用条件、商业秘密保护、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协议终止情形、解除通知、工作移交、遵守规章制度、福利待遇、违约金、争议解决、通讯地址和合同份数等条款。甲乙双方需共同遵守,协议期限为约定年数。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指出这种行为是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以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为目的的行为。文章从主观目的、客观行为、危害后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不正当低价销售对中小型企业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