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签订劳动合同 > 入职年限公式是怎样的

入职年限公式是怎样的

时间:2024-01-09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622
入职年限对于我们所有的普通劳动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事关以后的工资跟各种福利待遇,再有就是很多公司的一些重要岗位的领导人员其实都是由公司的老员工来担任的,所以肯定有很多员工每次在人事部统计入职年限的时候,自己也非常的关心入职年限公式是怎样的?针对这一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工龄计算的规定

1. 连续计算法

连续计算法,又称为工龄连续计算,是指当职工从一个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工作时,其在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 合并计算法

合并计算法,又称为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在职工的工作经历中,由于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导致工作间断了一段时间,将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然后将间断前后的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例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在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

3. 工龄折算法

工龄折算法适用于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的工人。例如,井下矿工或在低于华氏32度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高于华氏100度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在计算连续工龄时,每在这种工作场所工作一年,可以折算为一年零三个月。在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中,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可以折算为一年零六个月。这种工作包括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使用连续工龄。因此,一般工龄已经失去意义。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的计算应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二、劳动合同期限的规定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分为三类:

1. 有固定期限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效力期间,期限可以长到几年、十几年,也可以短到一年或几个月。

2. 无固定期限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在履行中只要不出现约定的终止条件或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一般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可以一直存续到劳动者退休为止。

3.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

以完成一定工作或工程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在完成该项工作或工程后,劳动合同即终止。

劳动合同可以不约定试用期,也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可以签订3个月以上的劳动合同期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签订1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可以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是否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离职后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员工若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将面临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风险以及可能的经济损失赔偿。

  •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劳动者可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可协商一致解除。对于非过错解雇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并支付补偿。涉及违法行为的解雇,用人

  •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公司不签合同的各种风险及赔偿责任。包括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的工资赔偿和经济补偿;员工不签合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的风险;不签合同带来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以及超过一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被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因此,公司需重视合同管理,

  • 正式员工入职合同主要条款

    正式员工入职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入职协议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协议终止的条件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关于劳动者隐瞒怀孕情况的处理方式,用人单位不能违法辞退怀孕员工,特殊情况需根据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

  •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 法律中规定开除怀孕员工怎么赔偿
  • 入职年限公式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