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签订劳动合同 > 外籍员工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外籍员工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时间:2023-10-27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707
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序是越来越高,而高度开放的经济会吸引很多外国资本和人员进入我国投资和工作,外国人来我国工作时,要遵守我国的法律规定,那么外籍员工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外籍员工与劳动合同的签订

一、外籍员工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和《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第十八条的规定,外籍劳动者在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企业)就业时,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最长期限为五年。但是,用人单位与外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守外国人在中国及北京市就业的相关管理规定。如果违反规定,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外籍员工,都将受到中国法律的制裁。

二、外籍员工在外国企业常驻在沪代表机构的劳动合同签订

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企业驻京办事处不得直接招用雇员,必须通过合法的中介机构派遣。在这种情况下,外籍员工是由合法的中介机构派遣到外国公司驻沪办事处工作的。因此,外籍员工与合法的中介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并确立劳动关系,而与外国公司驻沪办事处仅存在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外籍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

一、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时,需要填写《聘用外国人就业申请表》,并向与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同级的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还需要提供以下有效文件供行业主管部门审核:

  1. 拟聘用外国人的履历证明
  2. 聘用意向书
  3. 拟聘用外国人原因的报告
  4. 拟聘用外国人从事该项工作的资格证明
  5. 拟聘用外国人的健康状况证明
  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二、向劳动行政部门发证机关申领就业许可

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后,用人单位需要携带《聘用外国人就业申请表》到所在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地市级劳动行政部门的发证机关办理核准手续。发证机关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进行核准,并在核准后向用人单位签发许可证书。办理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需要注意的是,中央级用人单位和无行业主管部门的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时,可以直接到劳动行政部门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和办理就业许可手续。外商投资企业聘雇外国人时,也无需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可以凭合同、章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以及拟聘用外国人的相关资料到劳动行政部门发证机关申领许可证书。

三、向拟聘用外国人发出就业许可和通知签证函

获得聘用外国人的批准后,用人单位不得直接向拟聘用的外国人发放许可证书。必须由被授权单位向拟聘用的外国人发出通知签证函和许可证书。

四、办理职业签证

获准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需要凭劳动部签发的许可证书、被授权单位的通知函电以及本国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证件,到中国驻外使、领馆、处申请职业签证。

五、办理就业证

用人单位需要在外国员工入境后的十五日内,携带许可证书、与外籍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以及其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证件到原发证机关为外籍员工办理就业证,并填写《外国人就业登记表》。办理时间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该就业证只在发证机关规定的区域内有效。

六、办理居留证

来中国就业的外籍员工应在入境后的三十日内,持就业证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居留证,并根据就业证的有效期确定居留证的有效期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包括合同签订时间、合同期限以及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合同,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无固定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非全日制用工需遵守每日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的工

  • 工作3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后辞职可以申请补偿金吗

    未签订劳动合同后辞职是否可以申请补偿金的问题。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辞职时可以申请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需支付二倍工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包括检查企业是否合法注册、确保劳动者与企业地位平等、使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是否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离职后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员工若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将面临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风险以及可能的经济损失赔偿。

  • 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

    劳动合同的主体,包括员工、工会、雇主和政府。工会是劳动者的集体组织,旨在维护员工权益,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劳动者权益。在中国,工会有多重任务,包括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民主监督等。雇主是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活动的法人或自然人。政府作为劳动关系主体之

  • 重大劳动事故罪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 临时工享受福利的法律规定
  •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的法律处理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