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使用人单位已经办理了入职手续,签订劳动合同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证据。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入职协议通常是一种简易合同,形式上可能是纸条或单页入职协议,内容上只约定了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等单一内容,并未根据《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内容的要求进行全面的约定。
与之相比,劳动合同是一份全面明细约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文件,形式上要求是纸质合同,内容上要求具备《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明确规定的目的是督促双方遵守各自的权利义务,并保证在发生纠纷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从而使双方的关系处于有法可依的状态。
因此,对于那些内容单一的简易合同来说,实质上缺少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必备条款,不具备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合同概念。因此,如果仅有简易合同而未全面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情况,可以认为是未签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一般应具备以下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约定,以确保双方权益的合法保护。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满但签订的培训协议未完时,劳动者是否可以辞职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如果服务期未到期,劳动合同应延长至服务期满。如劳动者违约辞职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服务期不影响劳动者正常的工资调整。
公司不签合同的各种风险及赔偿责任。包括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的工资赔偿和经济补偿;员工不签合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的风险;不签合同带来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以及超过一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被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因此,公司需重视合同管理,
劳动者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被解雇并扣工资时的维权措施。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补缴社保、支付经济补偿金,若被违法辞退,还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和相关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法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