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变更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时间:2024-04-2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2015
我们都知道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但是在某谢情形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承担责任,那么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马上为您解答。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一、试用期内解除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用人单位可以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提供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明文件。

二、因违纪违章解除

用人单位可以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但用人单位必须提供规章制度的公布证明,并证明劳动者的严重违纪行为。

三、因刑事犯罪解除

用人单位可以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这仅限于刑事责任,不包括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

四、因协商一致解除

如果劳动合同当事人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五、因患病或负伤解除

如果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无法从事原工作或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于患有重病和绝症的劳动者,还应增加相应的医疗补助费,其中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需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

六、因不能胜任工作解除

如果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然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需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并在解除前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

七、因情势变更解除

如果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协商无法达成变更劳动合同的协议,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需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此规定也适用于工作地点的重大调整。

八、因破产整顿解除

如果用人单位面临破产并进行法定整顿,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用人单位应根据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需要提前30天通知工会和劳动者本人。如果单位在六个月内重新招聘人员,应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二级伤残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关于工伤二级伤残是否能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应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工作岗位。对于工伤二级伤残,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要求解除劳动关系,但工伤职工可以主动提出并得到单位同意后解除劳动关系。同时,条

  • 雇佣合同解雇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吗

    雇佣合同解除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员工解除雇佣合同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对于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 孕期女职工保护法律的规定

    孕期女职工的法律保护规定。包括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强度和禁忌劳动保护、工间休息和减轻工作等方面的详细条款。用人单位不得在孕期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得安排高强度的劳动和禁忌劳动,并应为怀孕满7个月的女职工提供工间休息或减轻工作。此外,文章还涉及已婚待孕职

  • 非典与劳动合同的解除

    因“非典”疫情导致劳动合同问题的情况,从法理和法律上进行分析。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因疫情影响造成的效益下降或停工停产,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解除合同。疫情是否视为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需具体分析特定条件。对于劳动合同终止,治疗隔离期间合同到期应顺延至医疗期结

  • 工伤医疗期内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吗
  • 刑事拘捕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