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部门可以签订集体劳动合同,该合同由劳动者的团体组织(如企事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和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作为主体一方签订。与劳动合同相比,集体合同具有更高的效力,其效力及于企事业单位、工会和全体职工。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将被视为无效。
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工会代表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等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确定相关事宜时,应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集体协商通常以协商会议的形式进行。在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集体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自确定1名首席代表。职工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若未建立工会,则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过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的同意。职工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协商代表代理首席代表。若工会主席职位空缺,则首席代表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若未建立工会,则职工方的首席代表由协商表中民主推举产生。用人单位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协商代表履行职责的期限由被代表方确定,用人单位协商代表与职工协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
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的劳动者、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等。同时,劳动者违约离职需承担的责任和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经济补偿也
劳动合同纠纷中的反诉权,包括被告人是否可自行决定是否进行反诉,以及反诉和诉的合并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文章还详细列举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无需支付补偿金的情形,包括劳动者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另外,也介绍了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
劳动者在13个月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是否可要求补偿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补偿,包括获得11个月的双倍工资。如存在劳动纠纷,劳动者应尽快提出劳动仲裁。为证明劳动关系,劳动者可收集相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雇主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进行赔偿,当劳动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二)严重违反雇主的规章制度;(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雇主造成重大损害;(四)同时与其他雇主建立劳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