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部门可以签订集体劳动合同,该合同由劳动者的团体组织(如企事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和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作为主体一方签订。与劳动合同相比,集体合同具有更高的效力,其效力及于企事业单位、工会和全体职工。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将被视为无效。
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工会代表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等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确定相关事宜时,应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集体协商通常以协商会议的形式进行。在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集体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自确定1名首席代表。职工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若未建立工会,则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过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的同意。职工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协商代表代理首席代表。若工会主席职位空缺,则首席代表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若未建立工会,则职工方的首席代表由协商表中民主推举产生。用人单位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协商代表履行职责的期限由被代表方确定,用人单位协商代表与职工协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是否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离职后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员工若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将面临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风险以及可能的经济损失赔偿。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指出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同时,用人单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等。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及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由此可见,在对旷工职工作除名处理时,应当征求企业工会的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孕妇在产假结束后有权辞职。如果孕妇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孕妇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等行为,孕妇也可以根据法律单方面解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