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后才发现自己怀孕是否能反悔
时间:2023-11-19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仲裁案件:是否可以以怀孕为由恢复已解除的劳动关系
案件背景
何某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在找到工作后不久,幸福地组建了家庭。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感到工作压力太大,想换一家单位。然而,离合同终止还有半年,因此她决定等待合同到期。不久后,公司找到何某,希望与她协商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按规定支付相关费用。何某认为这是个机会,双方商定条件后,签订了解除合同协议书。在办理了相关手续后,何某离开了公司。一周后,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怀孕了,推算是在解除合同之前。因此,何某将公司告上了仲裁庭,要求恢复劳动关系。
法律要点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何某能否以怀孕为由要求恢复已解除的劳动关系。需要明确的是,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何某并未告知公司自己已怀孕,当时她自己也不知晓。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协商解除合同的程序应该是公正、平等、合理的。如果何某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告知公司自己的情况,而公司仍然坚持解除合同,那么公司的行为就是违法的。在这种情况下,何某提出恢复劳动关系的请求应该得到仲裁委的支持。
仲裁决定
在仲裁审理中,何某称自己在公司要求下无奈签署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后来发现自己已怀孕,推算怀孕时间在合同解除之前。因此,她认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公司签署了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因此,她提出申诉,要求撤销解除协议,恢复劳动合同关系,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仲裁期间的工资。公司辩称,双方在签署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时不存在欺诈、胁迫、显失公平或重大误解,协议内容合法,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尽管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该规定仅适用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员工无过错的情况,不适用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何某作为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签署协议时应该对自己的生理和生活状况有准确的了解,公司作为用人单位无法主动了解一个女性员工的生理和生活状况。即使何某在签署协议时已怀孕,她应该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自行承担责任,而不是用人单位。因此,公司不同意何某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请求。
相关法律指引
根据上海高级法院的司法指引,对于"协商解除后发现协商过程中怀孕"的情况,明确裁判指引为协商解除有效,不支持劳动者恢复劳动关系的请求。北京高院也有类似的规定。这些司法指引的法理依据,是基于劳动合同法对"协商解除"的精神,只要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平等自愿协商的结果,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那么协商解除应该被认为是有效的。对于女性员工在协商期间怀孕的情况,她们完全了解自己与丈夫的生活情况以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应该知道可能怀孕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应该谨慎地推迟或暂停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等待医院检查结果。如果女性员工自己没有合理注意,那么后果应该由她们自己承担,而不能由没有过错的对方承担。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用人单位有权解除的情况包括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且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可以依法终止。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
-
公司部门解散被辞退违法吗
公司部门解散后员工被辞退是否违法的问题。如果公司遵循正当程序,提前告知员工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那么解约并不违法。但如果未遵循程序或错误地辞退员工,则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解散后,员工的权益应得到保障,包括薪资报酬、社会保险费用及法定补偿等。违法
-
破产解散公司怎么赔偿
破产解散公司如何赔偿员工的问题。公司解散需对员工进行经济赔偿,补偿金额度根据员工服务年限和薪资水平决定。员工每服务满一年可获得一个月的经济补偿,服务期限未达半年的员工可获得半个月的补偿。同时,公司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细节、证据
-
九级伤残三个月后辞职有赔偿吗
九级伤残三个月后辞职是否有赔偿的问题。被评定为九级伤残的员工有机会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如果劳动合同的解除不是员工自身原因造成的,员工还可以获得额外的补偿金。同时,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要存在实际劳动关系
-
公司搬迁让转岗不去的有补偿吗
-
工厂搬迁20公里以外如何赔偿
-
工厂搬迁同一个市有补偿吗